本網訊(通訊員 梁沛)今年以來,平利縣繼續做大做強茶飲產業,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努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茶產業是平利縣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鄉村振興的打底產業,全縣茶葉種植戶28780戶,占具備產業發展能力農戶的60%以上,2020年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69元。脫貧攻堅期間,全縣有近200家茶企參與帶貧益貧,帶動近1萬戶貧困戶實現持續增收,穩定實現“人均一畝園、戶均一萬元”目標,為平利縣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
該縣茶產業的振興,也帶動了人才的振興。田珍通過土地流轉、租賃、合作經營的方式,先后引進優良茶樹品種6個,建成標準化茶產業基地2460畝。她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4000余萬元,累計帶動2216個農戶實現穩定增收。王秀梅建成了集茶葉采收、成品加工、包裝設計、線上線下銷售、倉儲物流、網絡直播、電商培訓等于一體的,年產值超3000萬元的現代企業。
像田珍、王秀梅一樣的“茶姑娘”還有很多,比如“女子創業協會”成員高英、賀勝春、萬琴棋通過發展茶飲、食品、種植等產業,帶動87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占全縣產業脫貧戶的42%。
近20年來,該縣堅持茶業率先突破發展不動搖,累計發展茶飲產業25萬畝,實現產值15.5億元,建成萬畝茶葉基地鎮8個、千畝茶葉專業村65個,創建茶葉現代農業園區124個,培育市場主體200余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12家,國家示范合作社1家、省級10家,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0家,成功申報以茶為主的3A級景區2個,發布國家精品茶旅游線路1條。平利縣先后被命名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
此外,該縣嚴格質量管控,制定頒布了《陜西省有機茶標準綜合體》地方標準,40余家茶企分別獲得歐盟、有機、ISO900(質量管理體系)、HACCPC食品安全保證體系和SC等認證,縣內170余家茶企全部建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質量追溯和合格證全覆蓋,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合格率保持在100%。同時,該縣還被命名為全國質量強縣、陜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平利女媧茶”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榮登中國品牌榜,品牌價值22.58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