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延羽 魏落
近年來,平利縣大貴鎮湘子寨村利用優勢生態資源,因地制宜多元化發展漆樹、魔芋、吳茱萸等林下經濟產業和獼猴桃、八月瓜等特色果木產業,以特色林果產業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走進大貴鎮湘子寨村,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的綠色,山嶺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翠綠的漆樹,村民們背著漆桶在漆樹上爬上爬下采割生漆,在他們眼里,這些漆樹就是增收致富的“搖錢樹”。2015年以來,大貴鎮把發展漆樹基地作為較為偏遠的湘子寨村綠色發展、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來抓,選擇生長速度快、經濟價值高的漆樹樹種,堅持栽管并重,連片發展種植了2000畝漆樹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為群眾增收和產業振興打下了良好基礎。
漆樹產業的長足發展也打開了村里的發展思路,為有效利用林下的土地、空間資源,帶動更多群眾持續增收,該村結合實際把喜半陰半陽環境的魔芋作為林下特色產業來抓,向林下要產業、要經濟。通過“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按照統一品種、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的方式,在三合組、連三組、學堂組種植1000畝魔芋,逐漸實現了“山上漆樹綠,林下芋成行”的立體經濟。同時,在當地鎮黨委政府引導下,該村今年在田壩谷地種植了500畝吳茱萸,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增添了新動力。
“這幾片山和地以前都撂荒了,我們村比較偏遠,青壯年外出務工的比較多,老人持續勞作能力有限,必須選擇經濟效益高的產業來發展,自從引進種植漆樹,林下發展魔芋,周邊群眾便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管護等方式,實現了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永貴指著山的那一邊介紹。
林下抓產業,致富有路子。大貴鎮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偏遠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有力抓手,精心謀劃、科學布局,充分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林地資源,全力做好林下經濟這篇文章,把良好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初秋時節,正值瓜果飄香,在湘子寨村果園基地,架子上搭滿了郁郁蔥蔥的藤蔓,綠葉掩映間,一個個獼猴桃,碩果圓潤,長勢喜人。園里人的農戶們也忙著補種、除草,為今年的豐收做足準備。
“今年的掛果還可以,再有20來天獼猴桃便全面成熟了!”平利縣玉安獼猴桃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袁玉安介紹。當前,基地處于初掛果期的獼猴桃產量預計有1萬多斤,不僅帶來實打實的經濟效益,還帶動周邊群眾就地務工增收。
獼猴桃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被譽為“維C之王”。因湘子寨村特殊的地理氣候,產出的獼猴桃個頭均勻,果肉細嫩、香味濃郁、口感香甜而深受歡迎。
據了解,除了種植100畝獼猴桃外,該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林下閑置空間發展“八月瓜”這一周期短、見效快的特色產業,吸引更多農戶從事種植和采摘工作,實現持續增收。
產業興,百姓富。近年來,大貴鎮充分挖掘產業資源優勢,以培育發展特色林果產業為抓手,堅持農業重點項目與特色產業有機融合的方式,加快種植產業結構調整,著力促進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融合互動,推動多產業共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同時,采取“支部引導+合作社帶動+基地示范+農戶參與”的方式,鼓勵引導農戶流轉土地、勞務創收,促進農民增收。
如今,一幅天藍、樹綠、水清、果香、民富的特色林果業產業發展盛景已在湘子寨村逐漸鋪開,并將逐步向其他村推廣,使特色林果產業成為大貴鎮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