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熊榮軍
平利縣新一屆縣委班子綜合研判該縣內在條件、外部環境、階段特征,作出全面建設陜西鄉村振興示范縣的戰略部署,著力打造共建共享、綠色經濟、城鄉融合、鄉風文明、平安建設的典型示范,深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平利開花結果。
該縣全面建設陜西鄉村振興示范縣,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是立足“五美平利”接續奮斗的歷史選擇,也是搶抓中央及省市重大發展機遇的迫切要求,奮力譜寫“樂業富民、生態利民、文化潤民、實事惠民、善治安民 ”的平利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當好全省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樂業富民。平利以共同富裕為導向,構建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生態旅游產業體系,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全省新型工業強縣和全域旅游示范縣。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以上,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8%,縣域經濟繁榮發展、平利人民樂業致富。
生態利民。平利扎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出境斷面水質保持國家Ⅱ類標準,森林覆蓋率達72%,空氣優良天數占比達95%以上。
文化潤民。平利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推動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文明素質大幅提升,公共文化體系更加健全,群眾性文化活動日益豐富,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平利形象因文化而美好、平利人民因文化而自信。
實事惠民。平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財力向民生集中、政策向民生傾斜、服務向民生覆蓋,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平利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善治安民。黨的凝聚力、政府公信力、干部執行力、制度約束力顯著增強,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大幅提升,“五治融合”基層治理成效明顯,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公平正義深入人心,平安順利成為平利人民的生活常態。
新征程催人奮進,新舉措振奮人心。平利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規劃先行、梯次推進、整體提升的思路,高質量抓好長安、老縣2個省級示范鎮和29個示范村建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推進“健康平利”建設,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圍繞就業目標,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措施,讓平利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全面完善救助體系,健全投入保障機制,財政支出和新增財力“兩個80%”用于民生事業,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注重生態保護,讓綠色低碳成為時尚,完善縣城總體規劃,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精美縣城。
該縣統籌推進現代農業、新型工業、全域旅游,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現代農業,平利做精做深,以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目標,真正實現“因茶致富、因茶興業”,建成中國名茶大縣和陜茶出口基地縣。該縣以新型材料、智能制造、富硒食品、生物醫藥為重點,把“一區三園”打造成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以創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縣為抓手,豐富文化休閑、康養保健、研學旅行新業態,打造全國知名紅色旅游目的地。按照“抓大項目、大抓項目、狠抓產業項目”的思路,每年精心策劃包裝100個優質項目。
聚焦文化振興,不斷提升平利文化軟實力。堅守意識形態陣地,用好融媒體中心等宣傳平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創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示范縣,深化“德潤平利”建設,推動形成向善向上、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
全面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完善社會治理,建設平安平利,守住重大風險底線,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鞏固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創建成果,爭創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省級平安縣。
平利把深化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驅動,積極對接中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對脫貧縣設立五年過渡期等發展戰略,吸引更多高端資源要素在平利聚集發展,讓平利成為投資興業的環境寶地、開放高地。堅持從嚴管黨治黨,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凝心聚力繪就平利鄉村振興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