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梅興宇)“能及時看到新報紙,這閱報欄建得好!出來散步走兩步就能看黨報,國內外大事、新鮮事一目了然。”家住平利縣西河鎮的65歲老黨員魏傳福平時就喜歡看報紙,走到報欄前,一站就是幾個小時。今年平利縣委提出,要在村(社區)建立黨報閱報欄,像魏傳福一樣的村民不出村街就能免費閱讀《人民日報》《陜西日報》《安康日報》。
“以前,村里的報紙有時存在投遞不及時、管理不到位等現象,報紙有時被束之高閣。有的群眾說,新報紙總看不到,或者老報紙看不全。現如今閱報欄建好了,村里的鄉親天天都能看報了。”西壩村黨支部書記魏傳軍說。
如今,在各村村委會的閱報欄里,前一天的《人民日報》《陜西日報》《安康日報》一應俱全,村民晨練出門、農忙歸來,都站在閱報欄前,看一看、念一念、讀一讀,或獨立思考,或踴躍討論。
據悉,黨報閱報欄作為一項公共文化事業,由財政出資,杜絕廣告占用閱報欄空間等問題。村里的黨員干部主動承擔維修管理、報紙更換等工作,每天上午,新報紙準時更換、張貼,村民一抬頭就能看到“黨的新理論政策”,既營造了閱讀氛圍、擴大了黨的輿論陣地,也實現了一項公共文化服務與群眾的“零距離”接觸。
“農村閱報欄是群眾獲取資訊最為經濟、最為便捷的‘綠色通道’,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大窗口,是農民汲取精神營養的‘特色餐廳’。看報讀報,對于開拓農民視野、發展農村經濟、豐富農民生活、助推鄉村振興、夯實基層黨建等都有著重大作用,這件惠民實事我們一定會堅持辦下去。”西河鎮黨委書記楊友軍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