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鄭杰)寬闊的水泥路蜿蜒盤旋,清新靜雅的徽派民居錯落有致,恬靜優美的生態庭院如詩如畫,整齊劃一的規模產業園生機盎然。今年以來,平利縣城關鎮龍頭村立足村情實際,抓重點、補短板、強優勢、提功能,因地制宜開展示范創建工作。
打造堅強堡壘聚合力。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示范創建工作,選優配強駐村力量,按照“領導蹲村、干部抓點”模式,實行“周一計劃、周末總結”制度,清單管理、每日晾曬。村黨支部搭起連心橋,密切黨群關系、凝聚發展合力,支部堡壘更加堅強。召開黨員談心會,號召走前列、落實包戶制,細化任務、夯實責任,切實把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到重要節點和關鍵環節。黨員沖鋒在前、主動包幫,農戶主動投入,既改善了居住條件,又打通道路腸梗阻。通過“群眾自籌為主、政府適度獎補”方式,48戶群眾自籌82萬元,獎補60萬元,對房屋進行改造提升。
實施筑巢引鳳興人才。村“兩委”號召本土人才投身建設,動員在外人才返鄉創業,留雁筑夢、引雁歸巢,才聚鄉村。建好人才庫、做足基本功,深入挖掘鄉土人才,搭平臺、育人才、興產業,讓“土專家”和“田秀才”大放異彩;組建微信群、廣發招賢榜,編制潛力項目,推介引才政策,優化創業環境,專班跟蹤服務,“栽好梧桐樹,筑巢引鳳來”。緊緊依托非遺文化傳承人袁端姣返鄉創業事跡,結合生漆制作與漆器工藝,壯大國漆產業,帶領家鄉群眾增收致富。
做強茶旅產業促融合。緊緊依托自然資源,高點站位、統籌謀劃農旅融合項目,成功探索多元業態助推振興新路子。以完善現有景點為基礎,以提升接待能力為要素,以培育旅游業態為主題,改造秦楚農耕博物館,深挖秦楚農耕、古法釀酒等傳統文化,暢享“農耕體驗”,喚醒“鄉愁記憶”;提升5家特色民宿、10個農家樂及旅游商鋪服務水平,統一標準、規范運營;加大招商力度,新建水上樂園、暮野營地、開心菜園等互動式、體驗式、沉浸式的新型旅游業態,不斷推進三產融合。
堅持共商共建優環境。以步步有景、家家如畫為目標,堅持院落自建、道路共商,駐村工作隊逐戶宣傳發動、征求意見、確定方案,協議建設內容、統一組織施工,群眾全力配合、主動上手。黨員帶頭、干部示范,發動群眾大掃除、簽訂三包責任書,群眾代表逐戶評選,對衛生示范戶授予“流動紅旗”;針對獨居老人、留守兒童,鄰里互幫互助,形成庭院整潔、守望相助新風貌。統籌推進“廁所革命”,改造旱廁29處,治理“黑臭”溝渠2條,全民參與環境整治、全民共享和美家園,鄉村善治逐步實現。
弘揚傳統文化轉民風。以秦楚農耕博物館為依托,深挖農耕文化“耕讀為本、勤儉持家”內涵,以“美麗鄉村·茶鄉情韻”等文化活動為載體,守好振興之魂;以漆器工藝制作為傳承,培養專業專注、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鄉土匠人,弘揚工匠精神,增添振興動能;以蕭氏家規為樣板,號召全村群眾凝念家規家訓,父母言傳身教、成員共同遵守、承載希望傳承,帶動村風民風向善向美,充盈振興內核;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主題,深入開展民風評議,群眾參與、全面覆蓋、示范引領,變“要我干”為“我要干”,提升振興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