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巍 程斯琪
近年來,平利縣始終把“履行軍政責任、發揮軍地優勢、融洽軍民關系”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雙擁工作得到長足發展,在國防教育、部隊建設和地方發展穩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平利縣委、縣政府將新一輪雙擁創建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堅持決策先行、體系配套、財力保障。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縣委全委會相繼作出部署,及時召開全縣雙擁模范縣創建動員會,印發《平利縣創建全省雙擁模范縣實施方案》,明確了創建目標、工作任務、方法步驟、工作措施等,并對任務進行了分解落實,形成了“黨政領導、部門協作、軍地共建、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
為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該縣以18名成員為主要力量的英烈宣講團,定期進機關、企業、校園、社區、軍營宣講英烈故事,使英烈故事和國防知識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采寫出版了以講好退役軍人故事、展現退役軍人風采為主題的《平利文學·退役軍人專刊》。退役軍人事務局微信公眾號開設了“青春汗水奉軍營、卸甲而歸譜華章”專欄,持續發布轄區內退役軍人風采。命名授牌14家“雙擁單位”,發布了平利縣第一批擁軍優待項目清單,全縣公共場所和服務窗口單位均設置了“軍人軍屬依法優先”標示牌,主動為軍人軍屬和重點優撫對象提供優先服務。建設了雙擁示范街、雙擁廣場,設置大型永久性雙擁宣傳標牌,各成員單位運用各類平臺推送雙擁共建信息,為全縣雙擁創建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高質量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該縣按照“五有”要求,籌措資金300余萬元支持基層服務站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縣共建成示范型服務(中心)站87個,初步構建起了以縣服務中心為支點、11個鄉鎮服務站為骨干、147個村(社區)服務站為脈絡的高質量“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圈”。按時足額精準發放各類優撫資金,積極救助困難及大病退役軍人,全面落實普惠加優待政策。堅持“陽光安置、公開選崗”政策,符合由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100%安置到位。按照“分類建檔、分類服務、動態管理”的原則,探索推行的“紅黃綠”三色管理促就業做法得到省市肯定。創新開展的“訂單式”培訓,有效促進了退役軍人就地就近就業,獲得部隊和退役軍人好評。
同心合力是最偉大的力量。平利縣委、縣政府和駐平部隊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通力協作,廣泛開展“雙擁在基層”軍民共建活動,不斷筑牢雙擁共建群眾基礎,帶動社會各界掀起擁軍優屬熱潮。該縣先后為部隊建設擁軍路、訓練場、圖書室、飲水塔,安裝凈水設備、贈送空調、健身器材等,扎實開展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走訪慰問活動,2021年以來,共走訪慰問退役軍人2342人次、邊海防軍人家屬94戶,發放慰問金120余萬元。駐平部隊廣大官兵積極發揚擁政愛民光榮傳統,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主動為地方黨委政府分憂,在完成好各項軍事任務的同時,積極投身平利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勇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在抗洪搶險中沖鋒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勇挑重擔,在維護穩定中敢于亮劍,在助力脫貧中積極作為,在鄉村振興中大顯身手,用一次次“最美逆行”書寫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地方和諧、經濟發展”的閃亮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