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柳從民 李紅偉
近年來,平利縣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縣委平安建設工作總體部署,結合市場監管工作職能,統籌推動平安建設各項任務落實落細,打造放心環境,建設平安市場,更好服務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強化市場監管,優化消費環境
在全縣開展以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領域涉詐問題隱患為重點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持續開展校園食品、農村食品、保健食品專項整治,深入實施“藥品安全放心工程”行動,大力完善疫苗追溯監管系統,深入開展特種設備“大排查、大檢查、大整治”活動和三年專項整治行動,充分發揮檢驗檢測技術手段,加強全縣食品快檢抽檢頻次,嚴防不合格食品藥品流入市場,扎實推進危化品、電線電纜、化肥、水泥等產品質量專項整治以及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等,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守牢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四大安全底線。
充分發揮12315消費維權中心的作用,暢通消費維權渠道,實行24小時在線服務,認真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聘用專業律師,向消費者提供無償法律援助,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積極推進消費者與企業的和解制度、經營者的自律制度,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守法誠信經營,切實營造安全、穩定、有序的市場環境。2021年以來,調解消費糾紛538余起,調解速度明顯加快,消費維權工作公信力、消費者滿意度顯著提升。
提升服務水平,護航主體發展
出臺《幫扶食品企業30條措施》,采取“一對一”的服務方式,幫促企業紓困解難,規范經營。組織起草的《地理標志產品:平利絞股藍》省級地方標準對促進平利絞股藍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著力打造行政高效、辦事便利的環境,落實食品生產許可全程網辦,開展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制,實行網上辦理、壓縮審批時限等審批材料、公示審批程序等具體改革措施,大幅提高市場主體辦事便利度和可預期性。持續將公章刻制納入全流程辦理,2023年一季度,為139戶新設立企業提供免費刻制公章服務,為市場主體節約6.27萬元費用。
實行柔性執法,推進包容審慎監管。起草“平利縣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第一批)”,在作出行政處罰時,綜合考慮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合理、規范行使自由裁量權。對主觀上無心之失,客觀上未造成危害后果的輕微違法行為實行“首過免罰”,既給予當事人改正的機會,又防止無原則的放縱。2020年以來辦理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案件19件。
深入平安創建,發揮示范作用
按照全縣“三率兩度”提升工作要求,動員轄區企業、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利用LED顯示屏滾動播放平安建設、掃黑除惡標語和抽調電話。實行分管領導包股室聯鎮所的工作機制,帶頭深入各鄉鎮,充分利用標語橫幅、宣傳海報、宣傳資料、調查問卷、推送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深入市場主體廣泛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生活安全、平安建設知識、掃黑除惡等方面的宣傳宣講,大力宣傳市場監管部門在平安建設和掃黑除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切實提升群眾對“三率兩度”的知曉率,努力營造部門積極作為、嚴打黑惡勢力、共建平安平利、人民安居樂業的濃厚氛圍,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對照“十個沒有”創建標準,充分發揮行業引領作用,推薦指導各企業申報平安食品店、平安藥店、平安電梯、平安市場等示范單位,截至目前,被命名市級平安食品店、平安藥店、平安市場3戶,命名縣級平安食品店、平安藥店、平安電梯、平安市場17戶;圍繞放心消費創建活動,發掘培育了一批依法經營、誠信經營的先進典型,截至目前,獲得省、市、縣級命名“放心消費示范單位”57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