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淵 通訊員 張艷 柳從民
為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今年以來,平利縣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推行人大代表“五小”工作法,不斷拓展代表履職新途徑,激發代表工作新活力。
組建代表“小團隊”,凝聚基層“大智慧”。以區域和代表聯絡站為單元組建代表活動小組,代表全員化履職,既增強代表“為民代言、為民擔當”的責任意識,又帶動群眾“沉浸式”參與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結合代表專長組建專業小組,發揮代表專業對口、熟知情況的優勢,通過“內行看門道”,既能對專業問題提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建議,又能提高監督工作的質效。根據代表職業和特長組建課題小組,針對課題領域焦點難點問題開展活動,提出破解難題、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專業化、破題性的意見建議。
開發履職“小軟件”,民情民意“掌上通”。建成“平利智慧人大”系統,開通“掌上代表聯絡站”,為代表提供高效便捷的履職平臺,為群眾提供快速直達的訴求平臺。組建系統管理員隊伍,印發平臺系統使用手冊和履職手機APP操作指南,加強輔導培訓,讓代表熟練操作運用,實現平臺高效運行。組織代表下載安裝“平利智慧人大”履職手機APP“小軟件”,讓代表通過履職“小軟件”收集民意、了解工作動態、掌握建議辦理情況,實現民情民意“掌上通”。
建好家站“小平臺”,說事議事“面對面”。全縣共建成人大代表聯絡家站65家,形成以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為主,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為輔的代表聯系群眾網格化體系,讓群眾在家門口“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議得成事、解得了憂”。印發《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的指導意見》《人大代表履職培訓資料匯編》,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按照“十有”標準,村(社區)聯絡站按照“六有”標準,同步提升聯絡站硬件、軟件建設。著眼于“建好更要用好”,在平利的850名四級代表全部編入聯絡站,堅持兩級人大聯動、各級代表輪流進站工作,與人民群眾開展“代表接待日”“兩說一商”“三個聯系”等“面對面”活動,打通代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米”。出臺《平利縣人大代表聯絡站動態管理暫行辦法》,對聯絡站進行百分制年度考核,實行ABC分類動態管理。
實行工作“小調度”,監督辦理“點對點”。針對人大重點工作、人大代表議案建議的辦理、民生實事項目實施、人大代表視察調研和執法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整改落實、收集社情民意的處理等方面工作,發揮人大監督“利劍”作用,采取會議調度、書面調度等方式,及時精準地對每個環節點對點進行督察督問,隨時掌握辦理情況,找準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和優化解決方案,實現全過程監督。
建立實事“小清單”,聚焦群眾“大民生”。圍繞代表聯系走訪群眾建立群眾需求和為群眾辦實事清單、圍繞代表建議辦理建立建議辦理清單、圍繞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建立民生實事項目落實清單、圍繞視察調研和執法檢查建立建議意見落實和問題整改落實清單,通過實事清單反映社情民意和群眾訴求,體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實現“小清單”聚焦“大民生”,彰顯人大為民情懷,增進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