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鄢艷)近年來,平利縣堅持“扶優、扶強、扶大”原則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推行“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中,企業帶農、合作社聯農、項目促農成效明顯。
創新合作模式,把優勢資源整合起來。整合農村產業、土地、人力等優勢資源,建立完善“龍頭企業+園區+農戶”發展模式、“公司(合作社)+村集體+農戶”股份合作經營模式、訂單農業利益聯結模式、工商企業聯農帶農模式,通過基地帶動、股份合作、訂單農業、技術培訓、勞務用工等方式,讓茶農合作入股分“股金”、聯營聯建享“傭金”、鮮葉收購領“現金”,土地流轉收“租金”、就近務工賺“薪金”等形式,把企業、村集體經濟、農戶聯結在茶葉全產業鏈條上,實現產業鏈互補、供應鏈協作、價值鏈共享,充分激發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
創新生產模式,把農民利益保障起來。創新“四包”(包技術、包農資、包收購、包收益)生產模式,企業(合作社)與農戶通過購銷合同、保底價收購、利潤返還等形式建立利益共同體,企業邀請科技特派員,定期為合同農戶提供茶葉采摘生產、茶園管護、農機作業、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培訓和指導,免費為農戶提供生物有機肥、生物防治農藥,投產后企業以合理的價格收購農戶的茶鮮葉或茶成品,形成穩定的供銷關系,確保農戶保底收益、企業穩定生產,充分保障農產品生產與市場銷售的循環供給。
創新銷售模式,把最大效益激發起來。大力發展電商企業,創新實施線上線下與倉儲物流深入融合的革新性營銷理念,支持企業開設茶葉專賣店和營銷網點,建立淘寶、京東、天貓、拼多多等電商交易平臺,打造培育電商銷售團隊,建設農產品線下收購配送中心,通過新型經營主體銷售平臺優勢,鼓勵有產業的農戶與企業發展訂單農業,通過“互聯網+”農產品出山進城模式拓寬營銷渠道,形成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的可持續增收長效機制,不斷增強企業和農戶的互聯互通,實現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