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智賢 通訊員 翁軍
女媧故里行,“雙新”助振興。7月30日,安康市新媒體聯合會與平利縣新的社會階層聯誼會共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眼看平利”采風活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平利縣素有“女媧故里”之稱,人文歷史厚重,山色風光秀麗,森林覆蓋率達到76%,在唐代就是全國八大茶區之一,“平利女媧茶”醇香回甘,沁涼通透,明清時被列為“貢品”,聲譽鵲起,源遠流長,如今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新華社、央視、國際友人等中外媒體對平利美麗鄉村建設和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神奇的葉子’,給予高度關注。”身兼安康市新媒體聯合會、平利縣新的社會階層聯誼會副會長雙重身份的王秀梅指著榮譽墻上的掛圖,回憶起“慶豐收,為老鄉拼一單”的幸福時刻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殷殷囑托。
據了解,平利茶產業是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截至去年,茶葉基地面積達25畝,其中標準化茶園突破10萬畝,萬畝以上基地鎮8個,千畝以上專業村65個。全縣茶葉產量達到1.55萬噸,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茶產業收入的占比達到15%以上。
平利是全國絞股藍生產第一縣。“全世界共有絞股藍種(系) 13個,平利就發現7種,比如這五葉絞股藍、七葉絞股藍。”采風達人走進平利長安鎮,游茶山茶園、賞徽派民居、閱秦楚文化、品女媧綠茶。在神草園絞股藍博覽館,了解到絞股藍富含鋅、硒、鉀等多種元素,具有調節人體生理機制、提高人體免疫力等特殊功效。在平安絞股藍健康產業園,喝絞股藍茶、品絞股藍點心,達人們紛紛表示將發揮新媒體力量,把鮮為人知的“人參茶”,端出秦巴,走進萬千百姓家。
藍天如洗,白云紛綴,采風達人在一品香茶園、田珍茶業工廠、洪福茶山和青青茶莊,遠眺碧海綠茶,近睹精湛技藝,尤其是看到制茶人小心翼翼地將制成塊狀的發酵白茶儲放在木質箱柜,猶如收藏一塊塊黝黑透亮的“金磚”,無不印證“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清晰輪廓。
一片小茶葉成就一個大產業。采風達人共同觀摩平利縣電商辦、富硒堂數字經濟有限公司、女媧茗鼎科技有限公司后,在富硒堂公司進行了友好座談。安康市新媒體聯合會向陜西富硒堂數字經濟有限公司授予副會長單位和新媒體傳播基地牌匾。
看茶山美景,品美食美事,賞茶藝表演,說創業故事。平利縣新的社會階層聯誼會會長孫小康介紹了本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特色產業。他說,平利茶園已發展到25萬畝,茶飲產業年產值超過10億元,茶產業從業人員近10萬人,帶動戶均增收3000余元,茶產業成為穩定就業、穩步增收的渠道。
王秀梅說:“平利電商‘買陜西·賣全國’三步走發展戰略目前處于第二階段,今年元月至六月網銷額達到15億元,創歷史新高,實物交易量為6.62億元,占全市總成交量的40%以上。第三階段,力爭在2030年前,全縣電商實物交易量突破30億元,形成全省電商‘北武功、南平利’的格局。”
本土抖音達人“胡子哥”懇談了短視頻運營經驗,希望大家發揮優勢,挖掘資源,向世界多維度展示“魅力平利”。
活動中,達人們一致認為,安康市新媒體聯合會、平利縣新的社會階層聯誼會“雙新”公益助農,開拓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徑,開創了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彰顯了新媒體從業人員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擔當和責任,要將采風之旅的收獲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動力,用各自的視角和語言,向外界傳遞平利的機遇和美好,為聚力建設幸福安康攜手同行,共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