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平川
近年來,平利縣洛河鎮立足“田園風光、農旅小鎮”發展定位,以“平安洛河、良田福地”為建設目標,按照“守底線、抓示范、促振興”工作要求,以蓮花臺村示范村創建為抓手,推進洛河全域振興,通過黨建引領促發展,譜寫和美鄉村新篇章。
加強黨建引領,強化振興保障。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筑牢先鋒堡壘,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沖鋒、能人黨員引領示范、老齡黨員發揮余熱、年輕黨員擔當作為,增強黨支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壯大振興力量,通過加強村黨支部建設、深化駐村工作隊統一管理、實施村級后備力量“定向培優”工程,將村上有能力的黨員發展為村干部,將村干部培育為致富帶頭人,帶領群眾走好振興道路。錘煉紀律作風,以貫徹落實“三個年”活動為抓手,扎實踐行“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要求,開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八大行動”,為抓振興、促發展提供堅實紀律保障。
鞏固脫貧成效,推進產業融合。對全鎮4311戶13289人常住人口實行網格化監測,對1578戶脫貧人口、189戶監測對象進行一戶一策幫扶。堅實扛牢鎮村兩級主體責任,堅持周排查、周研判、月小結工作機制,緊盯重點人群及“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做到風險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因戶施策精準幫扶,堅守防返貧底線。堅持產業就業兩手抓,構建以產業帶就業、以就業帶增收的致富格局。圍繞全鎮1.8萬畝茶園、2.69萬畝糧油任務,全鎮26個產業經營主體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業就業2443人。整合水坪、南坪街和蓮花臺村資源稟賦,建立重晶石產業園區,延伸生產、加工、回收利用產業鏈條,帶動群眾2000余人就業。圍繞黃洋河流域沿線,探索發展茶旅觀光、農事體驗、康養民宿等農旅融合項目,提高區域融合發展質量。堅持“一村一品”,因地制宜發展中藥材、烤煙、生態養殖等產業。以洛河鄉村建設服務公司為依托,上半年累計實施項目15個770萬元,各村集體經濟收益合計45.54萬元。通過摸清全鎮勞動力底數,精準落實技能培訓、求職補貼、交通費補貼、有組織勞務輸出等就業創業幫扶措施,實現轉移就業4680人。
提升民生福祉,繪就和美鄉村。強化生態保護,聚焦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和三大保衛戰,深入貫徹落實“河長制”“林長制”,持續開展黃洋河流域綜合治理,對轄區河道實施全面禁采。針對礦山開采、森林資源和水資源保護等重點領域,定期開展違法行為查處執法檢查行動。創優人居環境,緊扣“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工作要求,積極動員群眾開展環境清掃、拆除殘垣斷壁、清理黑臭水體等系列活動,有序運行“戶收集、村運轉、鎮處理”的垃圾處置體系。深化特色創建,蓮花臺村探索“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責任包抓”常態化、全域化運行機制,通過日清掃、周檢查、月評比、全村晾曬的工作形式,引導農戶樹立人居環境整治主人翁意識。打造庭院新居,聚焦雜草叢生、亂堆亂放、污水橫流等問題,“四支隊伍”下定決心,干群聯動發力,通過整治環境、完善基建、培育良習等方式,因戶施策改造提升,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基礎上,打造出人居面貌煥然一新的美麗庭院。
深化社會治理,培育文明新風。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提升治理效能,推廣“321”基層治理模式,持續開展平安建設“六大行動”,運用“四戶兩會”創新機制,提升治理效能。淳化道德風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作用,利用“一約四會”,狠剎陳規陋習,堅持百姓舞臺隨處見、文體活動周周有、志愿服務每月做、先進典型按時評。防范各類風險,全鎮上下堅定打好風險防范化解主動仗,強化底線思維,堅決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確保全鎮大局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