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婷)平利縣今年以來以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為抓手,制定出臺政法機關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八條措施,全力答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這個“發展題”。
“我是長安的茶企業,最近因為土地流轉出現問題,聽說平利法院推出了一項叫‘茶旅法庭’的工作,能不能幫我們解決一下企業困難?”近期,一位茶企負責人致電平利法院茶旅法庭專班時說。
“民警經常到我們企業來走訪,和我們一起研究如何解決發展中的系列問題,在我們項目的大門口就能直接看到警長制公示牌,上面寫有警長制的三級責任人,都有姓名、電話,方便我們及時聯系。”平利縣城關鎮某項目負責人說。
該縣建立法治化營商環境聯席會議、“一項目一干警”“警企包聯”機制,由縣委政法委牽頭,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聽取項目建設負責人、市場主體、“兩代一委”意見建議,分析研判形勢,協調解決突出問題。
圍繞全縣50個重點項目,及時介入矛盾糾紛化解,強化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排除項目建設干擾,針對全縣“五上”企業,落實一企一警結對服務,按照隨叫隨到、無事不擾的原則,當好企業普法宣傳員、涉企調解員、法治體檢員、執法監督員。
深化農業市場主體法律服務共同體建設、工程建設環境專項整治、便民利企服務舉措,實行一個農業市場主體、一名法律顧問結對服務,加快“茶旅巡回法庭”建設,為茶旅融合發展開通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綠色通道,同時推行受審分離、容缺辦理、訴訟費減免緩等政法服務便民惠企措施,不斷提升執法司法保障質效,以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