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方青蕊 趙重良
好山育好茶,好茶富農家。清晨,漫步在平利縣洛河鎮的茶園中,蟄伏一整個冬天的茶樹嫩芽迸發,一排排茶樹沐風呈秀,構成錯落有致的風景,茶葉的嫩芽沾染上晶瑩的露珠,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茶農們穿梭在茶園小道間,手指輕快嫻熟地上下翻飛,翠綠的芽尖便落入茶簍中,第一捧春茶匯聚于此,茶農們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我們采茶要保證茶葉的質量,要采全芽頭或者一芽一葉,不能帶大葉片。采摘不能用指甲掐,是用大拇指、食指去提著摘。”女媧翠峰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從平對前來采摘茶葉的村民進行技術指導。
“好茶是管護出來的,我們從冬天開始除草、追肥、培土,才有現在茶樹的好長勢。這是今年第一季茶,從春天到夏秋季可以一直采到8月份,每天用工一百多人,手腳麻利的一天能掙三百多元。今年計劃收購鮮葉130噸到140噸,制作干茶30噸。制作的干茶大部分銷往外地,預計產值在850萬元到900萬元。”李從平介紹道。
家住洛河街社區的朱愛琳自從搬遷到社區居住后,每年都如約來到翠峰公司采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的愿望。“我們住的離茶園比較近,每年收到通知后,姐妹幾個就約著一起來采茶,一天下來可以摘個兩斤多到三斤的茶葉,不僅能照顧家里孩子老人,還能掙個兩三百哩!”朱愛琳一邊采茶一邊笑著說道。
在安壩村富硒糧油示范基地,同樣呈現出一派熱鬧繁忙的春種景象。去年秋冬季節種植的油菜如今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引得蜂蝶留戀,農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阡陌之間,一絲不茍地給油菜田除草施肥。那邊忙碌,這邊也不閑著,旋耕機翻耕的轟鳴聲劃過長空,如同吹響了春耕的號角,良“機”助力,讓“會種地”變成“慧”種地,翻地、除草一氣呵成,不一會兒工夫一畝地就煥然一新。
“這塊地翻出來是為了培育稻谷秧苗,等到油菜花收成后就能灌水栽秧,讓這塊好地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對于今年的收成,我很有信心。”談及今年春耕情況,種植大戶康萬旦信心滿滿。
洛河鎮硒物源食用菌種植基地里的朵朵平菇也感受到萬物復蘇的時令變化,進入豐產期的平菇簇擁而生,長勢喜人,爭先恐后地探出“小腦袋”,兩三天后便可以采摘入筐,經過修剪、分揀、打包后,鮮嫩肥美的平菇便會被裝車運往安康各大市場。
“現在大棚每隔幾個小時就要集中澆水一次,有時前一天剛剛‘露頭’的小菇第二天來看就已經長成可供采摘的規格,每天能收1噸左右,我們雇用了6個工人來采摘,有時都跟不上平菇的生長速度,好品質根本不愁沒銷路。”負責人張飛說道。
今年以來,洛河鎮為搶抓“農時”,不誤“農事”,全力組織鎮村干部深入村落宣傳惠農政策,蹲田包片指導農戶做好春耕備耕工作,邀請相關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手把手進行培訓,認真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要求,奮力爭取春耕開門紅。
“洛河鎮將繼續抓實抓細春耕備耕工作,優化春耕生產服務,穩定糧油產業,提高茶葉資源綜合利用率,為全年糧食增產、茶園增質、農民增收奠定基礎。”洛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康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