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永杰
近日,在平利縣廣佛鎮柳林子村絞股藍種植基地里,負責人熊庭波正忙碌地指導工人進行整地、起壟、施肥等種植準備工作,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正在施肥的鄭昌翠高興地說:“在村黨支部帶領下,我們把土地流轉種植絞股藍,年底能分紅,還能在合作社務工,這兩年收入增加了不少。”
熊庭波不僅是合作社負責人,還是柳林子村黨支部副書記。2023年他成立農鑫聚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種植絞股藍400畝。每年吸納本村勞動力100人,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村集體增收突破萬元。
走進白果坪村食用菌基地,工人們正忙著采收、裝框、分揀……整個采摘過程井然有序,一派繁忙景象。
“該項目占地31畝,總投資150萬元,采用‘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可年產30萬桶食用菌,F在進入采摘期每天用工需求20余人,也為集體經濟增收3萬余元。”第五期食用菌基地負責人黃及兵說。
在廣佛鎮像熊庭波、黃及兵一樣帶頭發展產業的村“兩委”黨員干部還有很多。該鎮圍繞“一村多產業”科學規劃,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帶領農戶發展茶葉、絞股藍、中藥材、水稻、養殖等強農富農產業,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多渠道為群眾增收致富開辟新路徑。
近年來,廣佛鎮積極探索黨員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作用,以產業振興為重點、黨建引領為抓手,開拓出了一條黨員帶頭提高能力素質、帶頭發展產業項目、帶頭聯農帶農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