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潔
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山林經濟不僅是實現長效脫貧的重要抓手,更是陜南山區再進一步攻堅鄉村振興的工作核心。近年來,石泉饒峰鎮人大立足實際,積極調研探索,根據群眾對農村產業發展的更高要求,先行先試,帶動群眾大力發展山林經濟共奔富裕路。
“不出三年,這條溝就要成為饒峰的另一個景區,紅楓開道,千畝水果采摘園,農民的收入會越來越高。”饒峰鎮勝利村人大代表鄧龍慶說。2019年饒峰鎮人大代表積極發揮橋梁作用,動員勝利特色旅游村村民積極參與山林經濟發展,以勞動、資金、技術等入股,把自身嵌入農旅產業鏈。在黨建引領,人大助力下,勝利村由“企業出資、集體出地、農民出力”,統一規劃、統一組織,全面建成集中連片采摘園1000畝,在梯田中栽植蜂糖李和脆皮李5萬株,在田坎邊栽植桑樹10萬株,沿產業路栽植紅楓6萬株,全體村民按照每戶5畝參與股份分紅,給長效增收埋下致富根。
“要富口袋,先富腦袋,養蠶必須技術過硬,及時革新技術和工具,科學養蠶提升能效,我們才能掙到錢。”石泉縣饒峰鎮新華村人大代表李武龍動員道。為了提高蠶農們的養殖效益,鎮人大代表加強入戶走訪,根據蠶農需求積極對接縣鎮村幫扶單位,為他們爭取培訓、獎補等各方面支持。
2020年,新華村以農民夜校為依托,組織蠶農進行養蠶理論、現場操作及新型科技養蠶工具推廣培訓,并免費發放蠶種,推行消毒機、電動伐條機購買補貼等。目前,新華村共發展蠶農60余戶,其中,貧困戶12戶。全村共建桑園700余畝, 2020年蠶桑產業綜合產值將達到120余萬元。
山林經濟發展,除了搞好種植業,還要兼顧養殖業。積極培育能人,做好畜禽養殖商品化是饒峰鎮蒲溪村的發展思路。為了推進綠色養殖,鎮人大代表徐玉祿積極動員蒲溪村能人曹忠衛,返鄉創業開辦養雞場,并引進現代化工業養殖設備,在不破壞生態的前提下,推進綠色養殖,目前養雞場禽畜量達10000只,月產蛋量達15噸,帶動周圍群眾發展林下養殖,全村20余戶自主發展畜禽類產業,實現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目前,全鎮烤煙、蜂糖李、葛根、油牡丹、核桃等種植繁榮發展,生豬、牛、禽畜等養殖逐漸實現規模化擴張。饒峰鎮人大積極協作,先行先試,以林下特色種養為基本點,著力推進產業發展,為全鎮山林經濟富民拓寬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