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唐清)近年來,石泉縣高度重視鄉土人才在脫貧攻堅戰中的“助推器”作用,把盤活用好鄉土人才作為破解基層人才匱乏的突破口,著力打造一支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帶動發展的鄉土人才隊伍,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深挖本土資源。注重鄉土人才挖掘培養,通過黨員、能人大戶推薦、村黨支部評議、鎮黨委審核把關的形式,重點從返鄉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種養殖大戶、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能工巧匠、農民技術員、民間藝人等領域挖掘培養鄉土人才,并按照生產型人才、經營型人才、技術型人才、服務型人才等不同類型對鄉土人才進行分類,建立了2000余人的鄉土人才信息庫,為產業發展儲備力量。
吸引返鄉回流。對在外創業人才進行摸底,建立定期聯系制度和在外鄉土人才親屬關心關懷制度,采取登門拜訪、電話聯系、微信聯絡、座談聯誼等方式,對外出的鄉村“能人”進行“點對點”動員,累計鼓勵和回引2200余名石泉籍在外能人返鄉創新創業,其中1190余名農村鄉土人才回流至鄉村一線從事第一、第三產業,有效推動了“人才回歸,資金回流,產業回鄉”。
推動抱團發展。著眼解決農村鄉土人才長期存在的“散養式”“個體式”問題,整合鄉土人才資源,建立縣級鄉土人才服務站,圍繞蠶桑、畜牧、林果、魔芋、茶葉、黃花菜、養蜂、中藥材、蔬菜、核桃等縣域種養殖主導產業,選聘76名有產業、有技術、有經驗、有意愿的“土專家”“田秀才”,按照統一管理、按需選派、合理取酬的原則,將有一技之長的鄉土人才聚集起來服務產業發展,實現鄉土人才由“零星分布”向“抱團集聚”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