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繼元
今年以來,石泉縣人社局始終把穩就業工作放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首位,領導干部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圍繞蘇陜勞務協作、就業技能培訓、社區工廠創建、就業招聘、援企穩崗等重點工作精準施策,打好穩崗就業“組合拳”,扎實推進穩就業保就業各項工作,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深化蘇陜勞務協作,促進群眾轉移就業。今年3月,金壇鑫騰遠勞務公司在石泉成立了工作站,同時被金壇區政府掛牌為“蘇陜協作金石勞務協作基地”,勞務基地的掛牌使得兩地勞務協作及校企合作更加頻繁,勞務協作邁向了新的臺階。建立了石泉-金壇兩地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和企業招工崗位信息庫,縣人社局通過組織專場招聘和崗位推介會,實現勞動力與企業間的供需對接,促進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今年,石泉縣農村勞動力蘇陜協作轉移就業420人,定向就業技能培訓22人,已為11名勞動者發放穩就業補貼1.1萬元。在蘇陜勞務協作帶動下,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3萬人,脫貧人口就業1.7768萬人,均超過上年度務工規模。
強化就業技能培訓,提升群眾就業質量。一是強化宣傳與按需精準培訓相結合。結合“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技能提升行動”等大型活動,以縣級宣傳為中心點,各鎮日常宣傳為著力點,以各類培訓機構招生、企業招工宣傳為支撐面,形成以點帶面、覆蓋全縣的宣傳網絡。通過了解培訓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確保“對癥下藥”。二是創新培訓與嚴格鑒定考核相結合。在培訓項目上,以增強培訓的實用性為目的;在培訓地點上,以方便群眾為主,由定點培訓改為分散培訓,必要時從教室走到田間地頭、廠房車間,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參訓;在培訓方式上,堅持“理論培訓+實際操作”相結合,切實提升各類勞動力綜合素質,在鑒定考核的創新上,做到技能培訓與鑒定考核一次完成,保證群眾在培訓結束后即能參加鑒定考核,不出家門就能拿到職業資格證書。三是注重實效與在崗人員技能提升相結合。圍繞企業崗前需要和發展需求,廣泛組織開展企業崗前培訓、在崗提升培訓、轉崗專業培訓,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活動。對企業失業人員實行“應培盡培、愿培則培、需培就培”,幫助失業人員提升就業能力和就業信心,盡早實現重新上崗就業。截至目前,全縣已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班31期1738人次,涉及專業有保潔員、修腳師、保健按摩師、家政服務員、餐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電焊工等 ,累計開展企業職工培訓及以工代訓3898人。
推進社區工廠創建,實現群眾就近就業。圍繞“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產業發展模式,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康達電子總部企業落戶石泉經濟開發區,在全縣11個鎮及移民搬遷安置點布局建設電子線束產業新社區工廠和家庭工坊,形成縣有總部企業、鎮有新社區工廠、規模型社區有家庭工坊的電子線束產業鏈,著力打造“中國電子線束產業新基地”,實現壯大產業、帶動就業“雙贏”格局。今年上半年,招商引資 10440萬元,培育電子線束總部型企業1家,新建社區工廠11個、家庭工坊65個,拓展就業崗位3000余個,吸納就業1221人(其中脫貧勞動力就業220人),累計產值5345萬元,讓群眾在家門口、居家實現穩定就業增收。
優化就業招聘方式,激發釋放就業活力。一方面,通過“秦云就業”線上招聘平臺、政府網站就業信息專欄、“石泉人社、石上清泉”微信公眾號,各鎮、村微信群等渠道廣泛宣傳推送招聘崗位信息,確保“線上招聘不停歇”。另一方面以“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2021年蘇陜協作民營企業現場招聘會”“2021年移民搬遷社區就業招聘會”等線下活動為載體,開展專場招聘,免費搭建供需平臺,重點推進勞動力轉移就業,持續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技能、送崗位活動,做到“線下招聘得成效”。今年以來,縣人社局共開展了線下小型招聘活動30場次、舉辦網絡招聘2場、通過網絡和短信發布招聘信息崗位6期,共提供1.2萬余個就業崗位。
精準落實惠企政策,全力做好援企穩崗。一是抓好新社區工廠房租水電和工人一次性崗位補貼的兌付。截至目前,已兌付社區工廠房租水電補貼33.089萬元和一次性崗位補貼41人7.86萬元。二是做好階段性減免企業“三項社會保險費”。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全面落實“減、免、緩”系列政策的執行。上年度,為169家企業減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2006人894.06萬元;為152家企業減免失業保險費共計1953人37.14萬元;為146家企業減免工傷保險費共計1810人37.82萬元。三是做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按照“應享盡享、應返盡返”的原則,加大援企穩崗力度。截至目前,全縣享受穩崗返還企業61家,惠及參保人員1309人,累計返還金額366萬元。
下一步,石泉縣人社局將繼續以就業優先戰略為指引,全力以赴落實好各項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持續優化公共就業服務,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和百姓滿意度,實現復工復產和穩定就業雙贏,為加快推進石泉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就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