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麗娟
為切實抓好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筑牢生態環境保護屏障。近年來,石泉縣池河鎮始終以落實河長制為抓手,通過狠抓隊伍建設、水政執法、日常監管,將“禁漁令”落到實處,確保一江清水東流。
建立管理隊伍,織密“保護網”
為全面構建長江流域禁捕網格化管理體系,池河鎮建立了“一長四員”河道管理網格,并聘請專職護漁員10人,確保鎮域內12條河流的長江流域禁捕工作責任落實到位。
與此同時,鎮上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以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專班,專班下設綜合協調、市場監管和綜合執法3個工作組,負責具體相關協調和執法處理。
近年來,在鎮村上下齊心協力、共同治理下,池河鎮長江流域禁捕工作成效明顯,但持續抓好此項工作還需要發揮群眾力量。為了將管理觸角向一線延伸,池河鎮發動黨員、群眾、志愿者等組建“護漁隊”10余支,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到長江流域禁捕等河道管理工作中。今年以來,共勸阻制止非法釣魚30余人。
加強水政執法,下好“生態棋”
自“禁漁令”實施以來,池河鎮狠抓水政執法,重拳出擊整治破壞河道生態違法行為,通過各部門齊抓共管下好“生態棋”。
為優化水域生態環境,一方面完善治污配套設施,另一方面聯合相關部門動真碰硬開展專項治理。如“五一長江流域專項執法”“中國漁政亮劍2022系列專項執法”等,通過鐵腕治理,起到了一定社會震懾作用,讓群眾深刻認識到了保護水域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十年長江禁捕,既是政治責任,又是民生問題。池河鎮以長江流域禁捕工作落地為契機,規范轄區漁業經營、休閑垂釣等活動,對水利野生動物保護、河道生態修復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已聯合縣水利、農業、公安等部門開展專項執法10余次,拆除河道捕魚設施5處,收繳捕魚網具7件,處理非法捕魚2人。據統計,全鎮水域范圍共有船只8條,現已經全部建檔備案。
堅持全民參與,打好“宣傳牌”
“一人多桿、一桿多鉤營利性垂釣都是違法的。”
“漢江是長江的重要支流,而漢江的最大支流又是池河,我們要共同守護好這一江清水!”
……
傍晚時分,池河鎮力建村黨支部書記陳向平利用院壩會,向群眾宣傳長江流域禁捕工作。不同于以往說教式的灌輸,而是采取和群眾面對面宣傳的方式,讓“政府的事”成為“大家的事”。
池河發源于寧陜縣新礦鄉平河梁龍潭子古山墩,由北向南流經寧陜、石泉2縣,在池河鎮蓮花石注入漢江。池河鎮內有大小河流12條,流域面積1030平方公里,涓涓流水滋養一方,最終匯入漢江。
雖然池河鎮并非漁業主產區,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各種非法捕魚、捕獵水生野生動物、破壞河道生態環境行為時有發生,為了守護好這一江清水,池河鎮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引導群眾全民參與到長江禁捕工作中。
除了發布舉報熱線電話,暢通群眾參與禁捕工作渠道,該鎮還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道德評議會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凝聚群眾思想,形成綠色發展共識。截至目前,池河鎮和餐飲店、農家樂、酒店等單位簽訂禁用、禁食天然魚類告知書500余份,發放宣傳資料1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