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黎
“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安康市助力脫貧攻堅優秀企業家”“安康市青創協會創業領軍人物”“石泉縣誠實守信先進個人”“石泉縣創業明星”……這些榮譽是安康市石泉縣第十九屆人大代表、石泉縣茗泉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忠寬近三年來獲得的榮譽。這是他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路上用堅實的腳步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是他二十年如一日辛勤付出的最好見證,也是激勵他繼續前進的動力。
張忠寬出生于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從小家境貧寒,1998年退伍后,南下打工,先后干過餐廳服務員、做過酒店管理、當過導游。幾年里,他換了許多工作,吃過不少苦,但仍然無法站穩腳跟。生活的艱辛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和信心,反而激勵他不斷尋找新的出路。
2001年,張忠寬毅然決定回到家鄉創業,拿著東拼西湊來的8000元錢在石泉縣城租下了一間小門店,做起農副產品生意。
由于沒有經驗,加上對市場行情不了解,不到半年,店鋪就出現了虧損,經營舉步維艱。為了給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消費體驗,每次進貨他都親自到農戶家中采購農產品,嚴格把關產品質量,堅決做到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通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轉變經營思路,加強推介力度,小店慢慢積累了人氣,并在當地也贏得了口碑,生意越來越紅火。
由于始終傳承農民本性和軍人本色,張忠寬用二十年的堅守和打拼,硬生生將一個小店發展成一家擁有固定員工30多人、固定資產超千萬的商貿公司。公司經銷的農副產品遠銷西安、南京、武漢、上海等大城市,張忠寬現已成為石泉商貿流通行業的“新星”。
營銷農副產品,是產業振興的重要環節,以銷促產,變貨為錢,最需要張忠寬這樣的中介商人。作為石泉農產品的“大媒人”,他常常穿梭在石泉鄉村的溝溝壑壑。
不管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時期,張忠寬都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了幫助農戶增收致富,他主動為困難農戶提供就業崗位6個,積極鼓勵農戶發展農產品種植、畜牧養殖業,并與100多戶農戶簽訂農畜產品收購合同,以高于政府保護價收購農副產品,確保農民增收。
為了幫助農戶發展產業,他先后與曾溪鎮大溝村,后柳鎮黑溝河村,城關鎮東風村、太平村,兩河鎮火地溝村建立了結對幫扶關系,經常深入村組調研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指導、回購農產品,以實際行動助力農戶增收、農業增效。
2021年冬天,受市場行情的影響,云霧山鎮云陽村、城關鎮東風村等多個村的黃花菜出現滯銷。由于出生農民家庭,張忠寬經常跟農戶打交道,與農村、農民結下了深厚感情。他覺得農民群眾辛辛苦苦種植的黃花菜賣不出去,非常可惜,承諾幫助農民群眾解決滯銷難題。隨后,張忠寬輾轉西安、江蘇常州、南京、廣東廣州、北京等地進行推廣,多方聯系銷售事宜,最終幫助農戶銷售黃花菜5萬余斤,解決了農戶的燃眉之急。
經常有人問張忠寬,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他說離不開黨的好政策,更離不開石泉人民的支持和包容。在公司不斷發展壯大以后,張忠寬懷著對社會的感恩之心積極參加公益事業。
池河鎮順風村有一個特殊家庭,母親患白血病,父親外出杳無音訊,家中還有年邁的爺爺和年幼的妺妹,全家擔子落在一個剛滿20歲的小姑娘身上。張忠寬得知情況后,便安排在家待業的小姑娘到公司上班,并經常上門慰問。他的善舉給這一家帶來溫暖,也使他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此舉贏得了當地村民的好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滿城店鋪關門閉鎖,而他卻坐不住了,今天去鎮上捐茶、捐菊花,明天到村上捐糧油,后天就去執勤點給干部群眾送方便面、礦泉水,同時還組織青聯會、青創協會開展募捐活動。連續三年,每逢夏季,他還組織公司員工到村開展“夏日送清涼”活動,看望慰問村干部和困難群眾。這些年來,他先后為縣慈善協會、養老院、學校及困難人群捐物捐款上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