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許兵 孟少猛)“我將化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好聯絡、輔導、教練、管理、組織等作用,積極投身到鄉村文化建設中去,豐富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從石泉縣文化館選派到池河鎮新棉村的文化特派員鄒芳,在啟動儀式上進行表態發言。
4月28日,石泉縣“三員”派駐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啟動儀式暨“黨的聲音進萬家”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示范活動在池河鎮舉行。活動中,現場為鄒芳等縣上選派的首批文化特派員、理論宣講員、民風引導員“三員”代表頒發聘書,“三員”代表們以通俗易懂的理論宣講和生動活潑的文藝展演,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石泉縣北依秦嶺、南枕巴山,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進程中,石泉縣率先在全省創新探索建立文化特派員、理論宣講員、民風引導員“三員”派駐制度,及時出臺選派文化理論民風“三員”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的實施方案,明確選派對象和職責,通過大力實施“十鎮百村種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積極引導廣大文化文藝人才下沉基層、服務人民,著力構建推動人才下鄉與鄉村文化振興有機融合的長效機制。
此次“三員”選派,石泉縣委宣傳部牽頭從全縣文化干部、先進模范、鄉賢能人等優秀人才中,為首批25個省、市、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試點村和鄉村振興示范村選派縣級文化特派員25人、理論宣講員11人、民風引導員25人,正式拉開了“三員”下沉鎮村(社區)指導幫扶、主動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的序幕。“我們按照‘志愿服務、雙向選擇,分期分批、就近就便’的選派原則,今年將在全縣164村(社區)實現‘三員’派駐全覆蓋。”石泉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標介紹說。
李標表示,石泉縣將積極整合資源力量,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三員”選派制度,吸引更多文化文藝等人才返鄉入鄉,深入挖掘鄉村人文價值,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逐漸實現由“送文化”到“種文化”、從文化“輸血”到文化“造血”的轉變,進一步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努力在推動文化文藝賦能鄉村振興方面打造“石泉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