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明暄
“今年咱們村依托和美鄉村建設,想要打造幾個示范點,看大家有沒有好的想法。”
“安置點附近也應該打造下。”
“我看我們家門口那塊區域就不錯。”
櫻花樹下一處院壩上,石泉縣饒峰鎮的干部和群眾們圍坐在一起開院壩會。大家紛紛發言,討論著和美鄉村怎么建,謀劃著村上的發展。小小院壩會發揮著講政策、解難題、化矛盾、謀發展的重要作用,正在饒峰遍地開花。
“之前好不容易養了30多張蠶種,光靠我和媳婦采桑葉根本不夠,但農忙時又找不到人幫忙。通過院壩會,我反映了這個問題后,第二天村上就召集了幾個工人來幫忙,除去開工資,一年我們也能掙8萬塊錢。”新華村脫貧戶魏和軍說。
饒峰鎮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統籌各村(社區)“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組成13個政策宣講小分隊,由村(社區)黨支部書記任隊長,建立“點單、派單、接單”工作機制,常態化深入轄區村組農戶院落召開院壩會,對收集到的群眾利益訴求,能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處理的做好登記,及時對接鎮屬各站辦所商議解決方案做好群眾回復,確保群眾建議件件有回音、發展難題事事有著落。
“要保持好床內溫度和水分,在幼苗長出2片真葉后,隨著溫度上升,要進行通風排濕。”春耕時節,大灣村的烤煙大戶們和煙站技術人員在田間地頭分享育苗經驗,交流煙苗管護技術。“以前自己不懂,育苗的時候瞎試驗還把苗子弄壞了。通過田間院壩會,在和大家交流之后,種植技術有了提升,還收獲了不少發展產業的好點子,今年烤煙一定能豐收。”說到院壩會,村民們紛紛點贊。
在饒峰鎮,以前開村民大會更多的是干部對著文件讀,群眾聽著也是一片茫然。如今院壩會從群眾被動聽到群眾主動講,讓群眾從“看戲人”轉變為“唱主角”,真正成為鄉村發展的主要參與者和最大受益者。
此外,針對過去家庭糾紛不愿講、鄰里糾紛不好講、矛盾升級不敢講的難題,饒峰鎮堅持將院壩會作為引領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鎮村干部主動上門召開小范圍院壩會,與當事人面對面講述、背對背評理,坐下來商量,找準解決問題的辦法,疏通基層治理堵點難點,群眾的滿意度不斷攀升。
下一步,饒峰鎮將深化“三個年”活動,持續開展“干部下沉、民情上浮、黨群連心”主題活動,通過院壩會,全面宣傳政策法規,廣泛收集民情民意,積極調解矛盾糾紛,大力培樹文明新風,共同繪就鄉村振興“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