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曹靖 張守衛
3月5日,在石泉縣醫院門診藥房,工作人員正細心地為患者王女士準備藥物:“這個是用于治療胃部反酸的,一日兩次,每次1粒,飯前服用。用法用量我幫您貼在藥盒了。”拿到藥的王女士滿臉笑意,對貼在藥盒上的“服藥便利貼”贊不絕口:“看不明白說明書,記性也不好,現在按照便利貼,每天吃幾次,寫得清清楚楚。這樣的服務真太貼心了。”
藥品說明書常用 mg(毫克)標注劑量,對于大部分群眾而言,很難直觀理解一片、一粒藥到底對應多少劑量。而同一種藥品,因病情不同,用量用法也會有所變化。以往醫務人員用水性筆將醫囑寫在藥盒上,但藥盒上的字跡很容易被蹭得模糊不清,給患者用藥帶來困擾。
2024年7月,縣人大代表針對群眾這一用藥難題,提出在藥盒標明用藥方法的建議。石泉縣醫共體總院迅速響應,聚焦群眾“看不清、看不懂、記不住、易出錯”的用藥難題,以“小切口”創新性推出“服藥便利貼”新舉措。便利貼上清晰標注每日服藥次數、藥品形態(片、粒、毫升等),患者領取藥品時,醫務人員不僅會發放貼有便利貼的藥盒,還會詳細告知用藥期間的注意事項,專業溫情的服務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迅速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認可與好評,為患者帶來了優質、高效的就醫體驗。
一張小小的貼紙,不僅是用藥指導工具,更成為連接醫院與群眾之間的溫情紐帶。從患者角度看,這張貼紙讓健康管理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彰顯了基層醫療服務的人文關懷,將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轉化為放心事暖心事,讓群眾獲得“體貼入微” 的溫馨就醫體驗。
從醫務人員角度而言,醫生直接通過系統開單,“服藥便利貼” 借助系統生成打印,在減輕工作負擔的同時避免了手寫服藥說明可能出現的差錯,進一步保障了患者的用藥安全,實現了醫患雙方的“共贏”。
近年來,除推行“服藥便利貼”外,石泉縣醫共體對石泉縣醫院、石泉縣中醫醫院的藥房窗口進行了一系列貼心調整。通過設立藥學門診,方便患者咨詢專業用藥知識;開設老幼患者優先窗口,照顧特殊群體;設置麻醉與精神藥品專用窗口,保障藥品管理安全。石泉縣醫共體的這些創新舉措,實實在在詮釋了“我為群眾辦實事” 的深刻內涵,讓群眾切實享受到更優質、更貼心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