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祝迪 徐莎莎
石泉縣人社局把促進群眾就近就地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穩民生、促發展的關鍵舉措,多措并舉推動高質量充分就業,推動全縣勞動力穩定就業、持續增收。
該縣建立“領導包片、干部聯鎮、股室負責”工作機制,形成部門協同發力、鎮村聯動的“大就業”工作體系。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政策,推動人力、資金、服務向就業領域聚集,為全縣勞動力穩定就業提供堅實保障。
健全企業缺工快速響應機制,建立企業用工缺工臺帳,創新“招聘專員駐廠服務”“探企直播帶崗”等模式,高頻次舉辦“春風行動”“人才夜市”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扎實開展招聘工作進園區、進企業、進車間“三進”活動,不斷拓展服務空間,全力保障企業用工。將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和新社區工廠作為促進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實現增收的重要舉措,積極落實各類支持補貼政策。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的穩就業作用,進一步加大崗位開發和管理力度,安置1688名脫貧人口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實現“就業增收”與“美麗鄉村建設”雙贏。
整合人社、文旅、農業農村等部門培訓資源,制定培訓供給清單,把技能培訓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產教技能生態鏈,組織培訓學校與重點企業簽訂培訓協議,圍繞產業鏈優化專業及課程設置,針對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需求和產業鏈企業用工需求,實施“訂單、定向、定崗”式培訓,為企業提供“招工—培訓—上崗”全鏈條服務,確保有培訓意愿的群眾實現全覆蓋,全面推行新型學徒制培訓,增強技能人才培養與產業鏈發展需求的匹配度,激發技能強企內生動力。
不斷健全縣創業就業服務中心、鎮便民服務中心、村就業服務隊三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開發零工市場微信小程序,讓群眾企業“足不出戶找工作、招員工”。組建鄉村建設服務公司盤活城鄉勞動力資源,多渠道搭建“家門口”就業服務站,“15分鐘”就業服務圈,著力打通就業幫扶“最后一公里”。聚焦高校畢業生、脫貧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需求,堅持外出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并重,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高質量提供就業創業服務,有力助推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