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和林
近年來,旬陽縣蜀河鎮高橋社區把抓產業作為脫貧攻堅和鞏固成效的重要抓手,駐村“四支隊伍”立足村情,精心研判定位,通過支部、能人、技術、市場“四輪驅動”,助推勞務、養豬、蜂蜜、辣椒、魔芋、拐棗“六大產業”大發展。
支部驅動,瞄準增收關鍵。高橋社區把產業視為長效脫貧增收的關鍵,堅持走“黨支部+勞務扶貧公司+企業+農戶”發展模式,瞄準勞務輸出這一增收“關鍵”,逐戶摸排外出務工人數、技能特長、務工意向,建立988人的勞務臺賬。充分發揮旬陽縣昌安友益勞務扶貧公司的中介作用,與本土創業能人在外開辦的5家公司簽訂用工合同,有組織勞務輸出60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用工281人),實現勞務收入1000余萬元。
能人驅動,培育增收引擎。支持創業能人黃明平建起了天宇牧業萬頭養豬場,目前存欄生豬2000余頭,解決16人穩定就業,可實現年人均工資收入5萬元;2021年全部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00余萬元,解決50余人就業。指導潘德鋒發展蜂蜜產業,將社區合作社發展的150桶蜂蜜交由潘德鋒管護,創新微信、抖音等網絡平臺銷售蜂蜜1000斤,實現社區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
技術驅動,用活增收杠桿?h委統戰部組織干部外出調研考察,在社區探索發展辣椒產業。鎮政府組織在高橋社區開展“滿天星”辣椒育苗現場會,與相關企業簽訂保底價收購協議,企業方面提供全程技術指導。社區集體發展辣椒100畝,實現收入5.1萬元,帶動農戶發展辣椒200畝,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增收。在縣農業農村局資金和技術支持下,發展魔芋30畝。
市場驅動,拓展增收渠道。高橋社區著眼長遠,緊跟市場導向發展產業,把優勢傳統產業拐棗作為長效增收渠道,組織農戶發展拐棗912畝,近兩年已陸續掛果,預計今年種植戶銷售拐棗原料、拐棗酒可實現畝產收入3000元以上,后期經濟效益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