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兆群
“這個活動真是‘雪中送炭’,以后我們能與旬陽縣村級勞務扶貧服務公司直接對接,這樣不僅便于我們直接掌握對接所需的人才,既幫助企業極大緩解了用工荒,又解決了旬陽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來自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山高興地說。
為拓展旬陽縣和湖北省十堰市兩地人力資源合作,5月7日下午,十堰市人社局及東風小康公司、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來旬開展勞務協作交流活動。
此次活動是該縣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以脫貧勞動力為重點對象,在技能培訓、有組織輸出、跟蹤服務管理等方面開展合作,建立十堰市與旬陽縣的兩地長期勞務協作精準對接機制,進一步實現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共享以及供需對接,不斷擴大兩地勞務協作的領域和規模,實現脫貧勞動力穩定就業增收,努力推動形成“政府服務推動、市場主導配置、互利互惠共贏”的人力資源服務工作新格局,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鞏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活動期間,十堰市人社局代表團先后參觀了旬陽縣城關鎮四海逸家毛絨玩具新社區工廠、旬陽縣白柳鎮禾木和勞務扶貧服務公司,就用工環境、用工需求、工資待遇等情況實地考察交流。
十堰市和旬陽縣雙方召開勞務協作交流座談會。兩地人社部門負責人分別介紹了旬陽縣經濟社會發展、就業扶貧、勞動力資源、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基本情況和十堰市基本狀況、企業文化和用工需求。與會雙方就勞務協作、探索勞務技能定向培訓、輸轉新模式、實現人力資源共享、促進鞏固就業扶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進行深入探討,對勞務輸轉、定向培訓、村級勞務扶貧公司發展等提出了采取“政府搭臺、政策引導、市場主導”的運作思路、想法和辦法,達成了共識。
為加強下一步兩地勞務對接,旬陽縣與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了人力資源合作框架協議,兩個單位職能部門之間就勞務協作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建立了勞務協作長效機制,十堰經濟技術開發區每年向旬陽縣提供各類就業崗位1000個以上;現場開通了兩地“線上”招聘,邀請東風小康公司、湖北合美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加入旬陽縣村級勞務扶貧服務公司招聘微信群,隨時直接發布招工信息,開通“線上直通車”。雙方一致表示,今后要加強聯動對接,及時將兩地的就業需求、用工崗位、技能培訓等信息實行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在合作中求得共贏,促進兩地就業轉移,助力群眾增收、企業發展,福裕一方百姓。
旬陽縣村級勞務扶貧服務公司作為最直接的對接平臺,為了深入推進雙方勞務協作達到實效,兩地就村級勞務扶貧服務公司后續發展提出了要拓寬服務渠道,充分運用“大數據+”聯動模式,加強兩地人力資源市場互聯互通,搭建勞務服務平臺,協同做好脫貧勞動力跟蹤扶持、勞動維權、關心關愛服務保障等工作。
近年來,旬陽縣作為勞務輸出大縣,出臺了相關政策,先后培育了“旬陽建工”“美豪服務”為引領的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勞務品牌。縣、鎮、村三級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千方百計為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和外出轉移就業牽線搭橋、提供精準服務。探索實施的“525就業扶貧模式”和“村級勞務扶貧服務模式”先后入選《脫貧攻堅基層實踐》和全國就業創業優秀案例。目前,旬陽縣農村勞動力輸轉每年達8萬人以上,其中脫貧勞動力4萬余人,年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
“這次兩地充分結合旬陽縣勞動力資源優勢和十堰市產業資源優勢,建立雙方勞務協作長效機制,利用好兩地的各自優勢,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實現互惠共贏。”旬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程海林說,隨著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一方面有利于做實做細勞務輸出,讓更多的老百姓能就業增收;另一方面把勞動力送出去積累經驗和財富,學好技能后把人才引進來,在引領、帶動當地自主創業,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