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趙苗)近年來,旬陽市農業農村局立足產業發展實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強基礎、調結構、育龍頭,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帶動,實現產業脫貧同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農民持續穩步增收。
糧油菜穩步拓展。通過示范引領,糧食種植面積達到61.42萬畝,總產量12萬噸以上。因地制宜種植蔬菜10.7萬畝,規劃建設蔬菜保供基地示范園22個,在雙河鎮新引進一籽兩用型油菜600畝試種成功,在小河鎮新建百畝羊肚菌種植基地,全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工作啟動會在該市召開。
畜牧產業逆勢增長。在生豬市場行情不穩的局面下,新建規模養殖場5個,全市三季度存欄22.65萬頭、出欄19.78萬頭,飼養總量同比增長10%,預計年末飼養量能達到52萬頭以上;牛前三季度存出欄分別達到7.08萬頭、1.14萬頭。
魔芋產業質量提升。魔芋產業新增面積1.2萬畝,總面積達到10.8萬畝,在城關鎮、棕溪鎮建成“安魔128”種芋繁育基地,新建的小河秦盛達魔芋功能食品加工廠試投產,通過祝爾慷、飛躍等加工企業引領示范,旬陽魔芋產業鏈、營銷圈進一步拓展,全省魔芋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訓交流會在該市召開。
特色產業集群初顯。生態漁業在穩定大水面養殖3萬畝、稻田綜合種養0.7萬畝的同時,首次引進羅氏蝦,在神河鎮建設養殖基地40畝,全省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啟動儀式在該市舉行。茶葉低產改造1000畝、新建茶園1000畝,紅軍、石門等區域茶園漸成規模,銅錢關太極茶在全國硒水鑒茶大賽榮獲金獎。蠶桑以麻坪、甘溪、棕溪為重點,擴規模、抓示范,甘溪興旬合作社新引進高蛋白食用茶菜桑新品種入駐酒店。特色林果因地制宜布局,以城關李家臺、段家河薛家灣、呂河冬青等為重點的城周經濟圈初步形成,農旅融合不斷深化,帶動全市特色林果種植面積達到7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