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民
今年以來,旬陽市人大常委會把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作為重點,著力在代表工作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建立高標準的代表聯絡站(室)和“三聯系”機制,讓代表與群眾溝通交流“零距離”,通過豐富代表日常活動,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硬支撐”,充分發揮代表作用。
建強平臺,暢通代表民主民意表達渠道。按照“有活動場所、有專用標識、有辦公設施、有代表形象展示、有工作制度、有代表履職活動、有學習資料、有檔案資料、有活動經費,站室建設標準化、平臺搭建信息化、組織管理規范化、代表活動常態化、群眾評價好”的“九有四化一好”標準要求,規范建設21個鎮級代表聯絡站,提升145個村(社區)代表聯絡室。聯絡站均設置“選民接待室”“代表活動室”“聯絡站辦公室”等功能區域,展示全國和旬陽市人民代表大會的發展歷程、8項基本制度和代表形象崗。探索建立以“月進室、季回站、年述職”為特點的活動制度,代表每月定期進聯絡室接待選民,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每季度回代表聯絡站學習理論政策、開展集中活動,每年向原選區報告履職情況。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學習、視察活動17場次,接待選民20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78件次。圍繞選舉、培訓、聯系等環節,制定《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大代表工作的具體措施》33條,提請市委轉發,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密切聯系,建立代表群眾日常聯系機制。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專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聯系市人大代表及市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工作的實施意見》,常委會組成人員相對固定聯系5名左右的市人大代表,專門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固定聯系若干人大代表,每名市人大代表固定與10名人民群眾保持經常性聯系,聽取和收集代表與群眾的意見建議,并記入民情日記,民情日記每年不少于60篇,對群眾關注的重大問題,書面反饋市鎮人大研究處理;認真落實“321”基層治理新模式的要求,構建人大代表聯系選民網格,結合換屆對37萬選民全面建立電子檔案,為做實代表聯系選民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根據工作需要,吸納各相關領域的專業代表,作為人大各工作委員會的委員,參與各項議題,為人大常委會決策和依法履職提供智力支持;實行鎮人大主席和基層代表輪流列席常委會會議制度,圍繞議題反映群眾呼聲,提出意見建議,常委會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的內容和形式不斷豐富。
豐富活動,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示范作用。將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就地混編為145個代表小組,全面推行代表履職承諾、聯系選民、接待選民、民情日記、述職考評制度,以接待選民日、知情議政會、代表專業組、代表大課堂和主任接待日等主題活動為載體,積極組織代表開展履職活動,提高針對性、有效性和參與度,激發代表履職積極性,切實發揮好人大代表在基層治理的作用。做出《關于在全市人大代表中爭創“五好代表”的決定》,在全體市、鎮人大代表中開展以政治思想好、遵紀守法好、依法履職好、為民辦事好、示范作用好為主題的“五好代表”全員創優活動,實行“設崗定責—履職承諾—積分制考評—星級管理”工作機制,按照“五好”對應“五星”實行動態管理,激勵代表立足崗位、認真履職、爭先創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