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汪航
今年以來,旬陽市突出念好“育”“引”“留”三字訣,加快構建人才工作新格局,為助力旬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凝心聚力育人才。持續優化“3+X”人才服務團機制,重點培育返鄉創業帶頭人、群眾致富領路人、科技創新實用人,切實把人才“第一資源”轉化為發展“第一動力”。充分發揮優秀人才的示范帶動作用,形成遴選一名人才、引領一個團隊、激活一支人才隊伍的鏈式效應,帶動全市人才增量提質,千方百計把各類人才的活力激發出來、潛能釋放出來、作用發揮出來。堅持向內挖潛、就地育才,用情用力抓好本土人才培養,依托王院鄉村振興學堂、紅軍紀念館等本土培訓資源,通過傳幫帶、現場教學、實踐操作等方式培育農村實用人才,截至目前,共計舉辦專業人才培訓班79場次,培訓3900人次。
不拘一格引人才。聚焦旬陽市制造業和重點產業鏈,創新引才方式,積極推行“人才發展聯盟”引才機制,不斷拓寬引才渠道,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在旬陽轉化。把“雙招雙引”放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異地商會、招商和人才聯絡站的作用,加強溝通聯系,搭建橋梁紐帶,讓更多的優質客商和高端人才來旬考察,在深入洽談中尋求合作機會。從人才數量、專業、結構等方面,積極采取赴外引才和網上引才相結合的方式,利用組織優勢和資源,精心謀劃人才招引工作。落實聚才引智“三單對接”機制,建立人才需求清單106個,剛性招聘高層次人才15人、緊缺型人才11人,抱團柔性引進高級專家人才14人。
優化環境留人才。制定出臺《旬陽市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旬陽市“拔尖人才”評選管理辦法》《旬陽市人才公寓申請和管理暫行辦法》,不斷強化人才服務工作,讓各類人才有歸屬感、榮譽感。建立領導包幫機制,改進人才服務,著力解決好住房安居、配偶就業、子女教育等現實問題,切實做好跟進銜接和服務保障,讓各類人才安身、安心、安業。積極宣傳各領域優秀人才事跡,激發各類人才干事創業的榮譽感,營造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社會環境,以更好的保障、更優的政策確保人才引得進、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