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義杭 秦婉秋
“拐棗酒對舒筋活絡,提神醒腦、壯胃健脾,降低血壓都有很好的作用”“富硒黑豬肉不僅含有優質的蛋白質,還富含硒、鐵、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金寨鎮7名駐村第一書記化身解說員走進西北民航首屆職工田徑運動會暨駐村幫扶成果展和鄉村振興農產品集市,為各村(社區)農特產品的宣傳代言,農產品集市活動現場消費近兩萬元。
為打破地域限制,管理好、使用好、整合好第一書記這支隊伍,旬陽市整合第一書記資源,按照“一鎮一團”模式成立21個鎮級第一書記服務團。據了解自旬陽市全面推行第一書記“組團服務”模式以來,通過線上+線下模式,累計銷售地方農特產品110萬余元,實現“產銷精準對接、農企互利共贏”。
“相較于傳統水稻,泰優808具有抗性好、結籽密、產量高等優點……種好更要管好,就這塊田里的秧苗長勢來看,還需重視底肥,及時追肥,保持肥水平中等……”在旬陽市雙河鎮馬家村水稻示范田內,旬陽市農業農村局派駐金竹村第一書記徐永安正在向前來觀摩學習的干部、農戶等30余人講解新稻種的優勢和水稻病蟲害防治及田間管護技術。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服務團特色服務組成員,徐永安的職責就是面向廣大農戶,應需“接單”,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普及農業科學技術知識,提供三農信息、技術指導、“田間問診”等“一攬子”服務。
“這第一書記服務團活動可不得了,都是專家親自到田里進行技術指導,咱們老百姓種田種地再也不愁缺技術了。”馬家村農戶王萬興滿臉喜悅地說道。
旬陽市在推行第一書記“組團服務”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第一書記專業背景、興趣特長、行業特點等因素,設立消費幫扶、健康服務、產業發展等服務工作組,持續促進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能力共進、難題共解、技術共享、產業共興。
在甘溪鎮第一書記“組團服務”觀摩交流活動中,與會人員先后參觀了袁灣村人居環境示范點、大棚蔬菜產業園,聽取了袁灣村創建“兩強一好”四星級黨支部的工作經驗,集中展評了基層黨建紀實手冊和第一書記駐村工作日志。
“通過觀摩學習、資料展評、交流分享,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夠很直觀地感受到其他村在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工作成效和特色亮點。下一步,我要好好學習和總結,推動梯巖村在鄉村振興領域多出亮點”,梯巖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君賢說道。
下一步,旬陽市將繼續運用好第一書記“組團服務”模式,持續推動第一書記橫向牽手、向上對接、向下延伸,聚焦組織共建、產業共興、產品共銷、人才共育、治理共抓、品牌共育“六共”目標任務,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發展同謀,為鄉村振興凝聚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