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浩 汪甲琪
近年來,旬陽市呂河鎮全方位打造“三色三帶”名片,執和美“工筆”描繪“紅色黨建引領庭院經濟、藍色經濟引領農旅融合、綠色經濟引領傳統產業”繽紛畫卷。
日前,呂河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在雙井社區正式啟動,此次行動的開展標志著以雙井社區、敖院社區、江店社區、冬青樹村為鎮域核心,輻射帶動全鎮各村社的垃圾清理、污水治理、翻修房屋等環境整治工作邁上了新的臺階,把農民意愿與政府要求充分結合、充分溝通、充分對接,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積極參與“千萬工程”建設,這是呂河鎮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高質量推進“三色三帶”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舉措。
今年以來,呂河鎮以冬青樹村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為核心,輻射雙井社區、江店社區、敖院社區,打造庭院經濟示范帶。“自從改造后,住著也舒心,每天都有人來參觀。”“環境好了,心情跟著也好了。”談及敖院社區的變化,群眾感觸頗深。自4月以來,敖院社區帶動附近15戶進行人居環境改造,以翻修房屋、粉刷墻壁、修砌圍墻等為重點改造,村莊面貌日新月異。
在打造紅色黨建引領庭院經濟示范帶中,呂河鎮以“兩強一好”創建為載體,全面構建“兩親”群眾關系,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做強林果蔬菜產業,綜合整治垃圾污水,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真正在“小庭院”里做出了“大文章”,讓村民們切切實實享受到了實惠,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近年來,呂河鎮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立足于鎮內水域資源豐富、漁業資源密集、群眾發展意愿強烈的優勢,動員桂花社區、秦家塔村、花坪村大力發展水產養殖和生態旅游,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抱團發展,主攻漁業文旅,配套休閑娛樂,引導農戶入股參與漁業養殖。截至目前,以秦家塔村為例,全村已有278戶農戶積極入股,2023年分紅總計19萬余元。
同時為了加快呂河桂花片區生態、產業等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充分鼓起農民朋友“錢袋子”,7月10日至15日,呂河鎮招商小分隊前往山西太平煤業有限公司開展招商洽談,雙方就呂河桂花情懷湖文旅綜合體項目開發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依靠獨特的河湖資源,呂河鎮全力發展生態漁業、設施漁業,打造“稻花香”漁業品牌,不斷拓寬生態漁業發展邊界,謀劃建成呂河水上樂園、江邊江景特色民宿,探索建設農旅結合、文旅結合、休閑康養結合的新型綜合體,用實際行動助力全市“漁業倍增”計劃,為呂河鎮實現“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小鎮”創建目標而努力奮斗。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近年來,在呂河鎮的山上、林下、田里、河邊、水中,都能看到農業產業發展的大文章、大變化,呂河鎮堅持“一村一品”抱團發展特色農林產業,以烤煙、車厘子、獅頭柑等綠色傳統產業為引領,充分利用已形成的“黨支部+農戶+合作社+山貨郎”的“四位一體”增收模式,創建“山貨郎”種植農民合作社,依托高標準建設的旬陽市城南農副產品交易中心,讓群眾在家有事干、有錢賺、有尊嚴,持續推動農副產品走出呂河、走向市場。
5300畝烤煙、7200畝拐棗、1100畝車厘子、3100畝貝貝南瓜、6500畝魔芋、1萬畝蔬菜訂單保供基地……以綠色產業為基礎支撐的新呂河羽翼漸豐。
和美鄉村建設既要“產業興”也要“面子美”,在探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呂河鎮不斷深化美麗鄉村建設,廣泛推行“四清、四改、四化”和“四清四進八到位”,產業發展與村容村貌提升、“庭院經濟”建設有機結合,合力構建以點帶面、點線結合的全域大美格局,真正實現山下看產業、山上看風景,讓“山清水秀家園美、綠色發展產業興”在呂河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