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錦濤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陜西信合成立70周年之際。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鎮坪農商銀行積極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立足縣域、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行動。該行未來5年將立足于“十四五”規劃,實施“1234”策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積極當好縣域金融排頭兵,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緊扣一條主線、圍繞一個中心,精準支持縣域實體經濟
信用合作社成立之初是積極響應黨中央、毛主席提出的“組織起來,是農民由窮變富的必由之路”的號召,這集中體現了陜西信合成立之初為人民服務的紅色金融宗旨。立足縣域、服務三農是鎮坪農商銀行的初心和使命,該行牢牢堅守“姓農、姓小、姓土”核心定位,以支農支實支小和鞏固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為己任,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與“三農”同壯大,與縣域齊發展,積極主動融入縣委、政府經濟規劃和改革發展這一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在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要全力以赴扶持農村產業發展這一個中心,特別是以發展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突破口,進一步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職業農民、家庭農場、村級集體企業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支持力度,全力滿足農村各類經營主體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把更多的信貸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建好兩個陣地、用好雙輪驅動,基礎金融服務有為有效
近年來,該行以“金融E站”“雙基聯動工作站”兩個陣地為依托,充分發揮其作用,徹底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金融E站”以傳統金融業務為核心,連接社保、稅務、財政、電力、通訊等平臺服務體系,涵蓋基礎金融、政府服務、生活繳費和互聯網等四大類30余種服務,為村民打造“金融+N”的全場景生態圈。2020年度,該行58臺e終端共辦理各類業務67505筆、金額11787萬元,為全縣駐村留守人口提供各類生產生活金融服務;“雙基聯動工作站”以構建“農商銀行+村支部+農戶”金融服務模式,通過基層黨組織牽線搭橋,及時掌握有需求農戶信息,充分發揮地緣和信息優勢,持續做優、做實、做精農戶小額信貸投放。截至2020年末,該行與全縣58個行政村持續簽訂農村金融“雙基聯動”合作協議,轄內信用農戶建檔、評級面達100%。
以“秦e貸”“秦V貸”作為雙輪驅動。“秦e貸”面向農戶、社區居民等客群,客戶可通過手機銀行、個人網銀、助農e終端等多種渠道快速辦理貸款申請、簽約和發放,基本達到3分鐘申請、1秒鐘放貸、0人工介入的“310”信貸模式要求,實現了客戶從申請、審查、審批和發放“最多只跑一次”;“秦V貸”是以數據驅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小微數字貸款服務,主要針對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客群,客戶通過線上申請、交叉驗證、AI校驗等步驟完成貸款申請。“秦e貸”和“秦V貸”兩大品牌雙輪驅動的多層次普惠型線上數字貸款產品體系必將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做實三大活動、實施三大舉措,做優小銀行服務大“三農”
以做實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授信及信用村鎮創建三大活動,作為撬動鄉村振興大戰略的“小支點”,解決村民金融服務大需求、破解民生金融大難題、做優服務“三農”大文章。做實建檔評級授信。以“雙基聯動”和網格化金融服務為抓手,以基層網點為支撐中心,依托農戶信息采集及數據模型,借助“秦e貸”“秦V貸”便民服務模式,實現精準授信“不漏一村一戶”,持續提升農戶、個體工商戶建檔評級效能,不斷提高農村信貸服務可得性;做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評級授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發展現代農業的主力軍和突擊隊,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積極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授信,進一步加大對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職業農民等信貸支持力度,助推以龍頭企業引領、合作社聯結、小農戶參與的產業聯合體形成;做實信用村(鎮)創建。以信用村(鎮)創建為載體,積極構建縣域涉農信用數據體系和涉農信用體系,共同優化農村信用環境,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最終使農戶得實惠,信用環境得到改善,切實提高授信率和用信率,提升金融服務精準度和力度,以增強金融服務效果。
堅持支農支小支實市場定位不動搖,積極打造三秦百姓的良心銀行、放心銀行、貼心銀行,以“三心”踐初心,回歸金融薄利本質,讓利于民、服務實體。多元發展服務“三農”。以“脫貧鞏固貸”“先鋒模范貸”“三秦創業貸”為抓手,將支持農村產業興旺與鞏固脫貧成果有機結合,持續加大向“豬藥芋”等“三農”領域信貸支持力度,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多維賦能農業產業。以縣域產業發展規劃,面向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涉農小微企業、特色優勢產業等領域,全力推廣“三秦興社貸”“三秦農擔貸”“三秦農經貸”“職業農民貸”等特色農村農業產業貸款,不斷提升“三農”金融服務效能;多點發力民生金融。以“三小信貸工程”為抓手,把支持保障房建設、棚戶區改造、農戶自建房等作為信貸投放重點,強力抓好民生金融服務。
深耕四個信合、匯聚四大正能量,持續增強企業發展軟實力
深耕“建功、合規、幸福、大愛”四個信合建設,以崗位建功培育創先爭優、以合規建設培植合規文化、以多彩活動凝聚團結力量、以博愛善舉彰顯社會責任。深耕“建功信合”,培育創先爭優。對內聚焦“認同”提士氣,積極開展“雙先”評比、優秀黨員、三八紅旗手、優秀青年、業務標兵、服務明星、優質文明服務網點等先進典型的創建培樹,引導廣大員工樹立正確的成長觀、成才觀,為大家展示才華、提升能力、實現自我搭建平臺;深耕“合規信合”,根植合規文化。進一步加大對全員內控制度和法律法規培訓力度,加大對違規行為查處和問責力度,積極嘗試員工違規積分制度,將積分與績效考核、履職評價、處罰問責、崗位調整、職級晉升、評先評優等相掛鉤,持續加大違規成本,提高規章制度的震懾力;深耕“幸福信合”,持續凝心聚力。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開展形式多樣文體娛樂活動,適時組織各類文體比賽活動,幫助員工緩解工作壓力。積極推行強制休假、周末輪休、員工生日福利、健康體檢,保障員工身心健康,增強廣大員工歸屬感、幸福感、認同感、尊嚴感;深耕“大愛信合”,彰顯社會責任。對外聚焦“認知”樹形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結合實際開展助學、幫殘、濟困、慰問等公益活動,向社會公眾傳遞大愛精神,用實際行動踐行大愛擔當,堅持用大愛回報社會,樹立農商行良好社會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