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賀孝成 薛榮瑩
曙坪,安臥于巴山腹地,一個承載長壽文化、融風光秀麗的陜西旅游名鎮。過去的五年,在鎮坪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曙坪鎮搶抓新機遇,培育新動能,厚植新優勢,全鎮上下齊心協力,踔厲奮發,創新進取,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順利完成“十三五”各項目標任務,以奮進之筆書寫出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答卷,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生態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戰勝重貧困 精準脫貧攻堅拔寨奔小康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這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為之不斷奮斗的目標。
五年來,曙坪鎮黨委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脫貧攻堅徹底扭轉干部作風,按照“村村過硬、戶戶過硬、人人過硬”要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標準,全面落實“八個一批”政策。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方式,累計發展藥材2.8萬畝,生豬年存欄2.58萬頭,家禽9.8萬羽;發展養蜂3000箱,苦蕎1000畝,山野菜300畝,在產業帶動下,到2021年戶均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2857.4元。貫徹教育“雙線七長”控輟保學機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實現零輟學,落實醫療保障政策,推行醫療就醫救助“一站式”服務,全鎮貧困戶每年參保率均達100%,繳費率達92%,貧困戶住院報銷比例達到100%以上,慢性病門診用藥報銷應報盡報;建成易地扶貧安置社區2個,集中安置點3個,解決“十三五”易地搬遷安置對象237戶654人住房安全;建成集中安全飲水工程36處,群眾安全飲水得到全面解決。
五年來,全鎮苦干實干,用忠誠擔當成就脫貧摘帽的艱巨目標,獲得全市脫貧攻堅先進鎮表彰。五年來,建檔立卡貧困戶892戶2351人高質量脫貧,8個貧困村有序退出,全鎮實現脫貧摘帽,F今,曙坪鎮人民正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
錨定高質量 經濟建設千帆競發逐浪行
在桃元村鴻利礦業板石加工廠,機器轟鳴,叉車來回奔忙,工人剝開板石的錘頭聲此起彼伏,一派繁忙的景象。“現在每天對外發貨30余車,全都是大掛車,運到天津的碼頭,裝船后銷往歐洲及亞洲周邊國家,每年收入1.5億元。”鴻利板石負責人林國新介紹到。
鴻利板石精加工項目是曙坪鎮引進的重點項目之一,是全縣唯一的外貿企業,常年用工在300人左右,來自曙坪本地的有三分之一,公司每年勞務工資發放1300萬元,有力拉動了曙坪經濟發展。
引進一個項目,帶來一幫團隊,崛起一個園區,興起一個產業。從2016年到2020年,曙坪重點項目建設“勁頭”不減,深入挖掘資源優勢,主動融入西安、重慶、武漢等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發展旅游產品加工、中藥康養旅游產業。利用區位優勢,招商引資,在小曙河區域內的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和傳統農業種植、中藥材種植為主的特色農業板塊,在大曙河區域內打造以臘味小鎮、長壽居民宿、代安長壽谷、飛渡峽4A景區為主的康旅產業板塊,同時發展以鴻利板石、臘味工坊、美味佳食品、星聚產業園等為主的現代加工產業。在曙坪,初步形成“兩大板塊、四個加工產業園區”的布局。
五年來,縣對鎮目標責任制考核實現五連優。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7%;新增市場主體300余戶。完成民生支出2.46億元,是“十二五”的2.1倍。
曙坪鎮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戰斗姿態,不斷加快中藥康旅產業建設、完善重點項目保障機制,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掀起一場緊起來、動起來、干起來的項目建設攻堅高潮。
調整優結構 產業升級步履鏗鏘再提速
每到夏天,重慶、西安、廣東等地游客絡繹不絕來到曙坪鎮,在臘味小鎮、陽安旅游村、飛渡峽景區等地,消夏避暑。“我們家每年夏天都被來自重慶5家人包下了,最少都要住上一個月,連吃帶住,一個月純收入在一萬元左右。”陽安村夫妻樹民宿經營人賀忠翠高興地說到。
思路決定出路。“十三五”期間,曙坪鎮黨委政府經過深思熟慮,廣泛調研,找準切合該鎮實際的發展路子,那就是發展中藥康旅產業,富民強鎮。說了算,定了干。在縣委縣政府有力支持下,曙坪鎮成立工作專班,到市赴省爭取政策支持,南下江浙,北上京津,招商引資。經過五年的奮斗,“曙河旅游經濟示范帶”起步騰飛,“一線八景”布局完成,全市首個鎮級規劃展覽館對外開放,飛渡峽成功躋身全國4A景區之列。十里花溪、芋硒王國際康養、長壽居民宿、代安仙谷、硅藝小鎮等一批旅游重點項目落戶曙坪,民宿農家樂更是如雨后春筍。據統計,五年來,曙坪民宿農家樂發展到83家。僅此一項,每年實現收入超過500萬元。
在內陪外引、做優三產的同時,曙坪鎮堅持集聚產業、深挖底蘊,做強做活一、二產業,培育壯大美味佳公司,讓鎮坪臘肉產品遠銷海內外;發展“歸雁”經濟,曙坪土豆臘肉醬投產,雙馬農貿種植的苦蕎及系列產品深受市場歡迎,渣渣坪高山土雞蛋端上千家萬戶的餐桌。與此同時,各村結合實際,各具特色的集體經濟蓬勃發展,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
五年來,著眼高質量發展,推進產業升級,農村產業結構、就業結構、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全鎮發展市級農業園區6個,縣級農業園區10個。11個村集體經濟實現全覆蓋,建設3個省級集體經濟示范村、5個縣級集體經濟示范村,一、二、三產結構更加合理,三產引領作用日趨凸顯。
瞄準微實事 為民服務事無巨細繡花功
民有所思、我有所動,民有所愿、我有所為。近年來,曙坪鎮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在為民服務辦事中下足繡花功夫,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民生保障體系。完成便民服務大廳裝修改造,實現“一門受理、全程服務、按時辦結”的便捷服務;安裝生活污水處理設施7處,鋪設污水管道5千米;實施11個村農村飲水安全改造提升,鋪設飲水管網22000米,累計新建改造通村道路15.8公里,基本實現自然村通村道路水泥路面硬化,延伸產業路里程14公里,建成綠化帶28公里,加高加固堤防工程17公里,路燈亮化達407盞,修建橋梁26座……5年來,曙坪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顯著改善,一項項惠民之舉、一樁樁利民之事,用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績向廣大群眾交出了一份溫暖厚實的“民生答卷”。
聚焦兜底保障,落實社會救助政策。曙坪鎮始終把社會弱勢群體生存放在重中之重,對于他們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政策的落實上,在落細落下上下功夫,全年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五保戶金等288萬元,累計受益671人次;落實殘疾人生活救助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42.7萬元,累計受益470人次。隨著曙坪鎮社會事業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變得更加豐厚。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曙坪鎮面對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向上爭取資金700萬元,建成設施功能齊全的曙坪幼兒園,改善了辦學條件。完善健全數字鄉村工程,11個村實現監控視頻全面覆蓋;積極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鎮文化站和村農家書屋免費開放,健身設施全覆蓋,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五年過往,歷史長河將留下奮斗者的不朽業績;新的五年,曙坪鎮將以更加堅實的步履,向著“發展中藥康旅產業、建設生態經濟強鎮”目標進發,奮力書寫新時代更加壯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