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艷 陳娜
有這樣一位退役軍人,雖然從橄欖綠變成普通衣,但不變的是軍人的責任和擔當,在變換的崗位上不忘軍魂,以責任與汗水延續軍人的誓言,以軍人的姿態守護著為民的初心。
他就是1983年出生的顏超,2017年他結束了12年的軍營生涯轉業,回到了位居巴山腹地的家鄉鎮坪縣,被安置到該縣民政局工作。他雖然脫下軍裝,卻褪不下為民服務的熾熱情懷,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軍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莊嚴承諾。
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也是讓顏超刻骨銘心的年份。榮獲2009年國慶大閱兵三等功,服役12年榮獲優秀士兵嘉獎7次的顏超,在單位急需選派優秀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時,挺身而出,告別了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主動承擔起駐村工作任務,進入基層一線工作。
與同齡人相比,軍人出身的顏超多了一份成熟,多了一份擔當。出生農村的他深知村民的生活習慣和交流方式,到村后,快速適應了駐村的工作節奏,充分發揮所學之長,挽起袖子融入村民中。每天完成駐村工作外,還擠出時間自學,經常學習到深夜,以最快的速度梳理新政策、新要求、系列政策文件,全面了解工作動態,駐村以來,顏超用責任抓落實,用真心換真情,圓滿完成了階段性工作任務。
12年的軍營生活,長期的基層工作,練就了顏超機敏的嗅覺和敢說敢干的膽識,他深知要想發展就一定要找準路子,他深入了解村情,積極對外銜接溝通,組織包戶干部加大宣傳動員,對接農林、水利等部門,開展農民種養殖產業教育培訓,帶領村兩委到友誼村、興隆村、竹葉村等示范村學習借鑒,理清發展思路。通過調研學習,立足青臺村資源優勢,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思路,以水稻、魔芋、烏雞、生豬等為主導產業,因地制宜探索出“兩林一稻一園區”的“產業融合+綠色發展”新模式。依靠青臺水稻傳統種植資源優勢,在民政局的幫助和村兩委的支持下,引進了鎮坪縣元泰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計劃投資1億元,打造元泰中藥康養產業園,傾力打造青臺生態康養旅游品牌,還積極發動致富帶頭人,通過偉杰生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烏雞養殖帶動全村畜牧業發展,真正實現了興產業帶動群眾致富增收。
“要不是顏書記,我命都沒了,還能享受到這么好的政策,他比我自己娃兒都要親。”60歲的鄒蔚魯老人如是說。
2021年11月4日,顏超在走訪農戶中發現楊桂清老人不小心摔倒將頭部摔傷,血流不止,老人的兒女未及時將老人送醫,只是用土方法在給老人止血,他迅速將老人背起用私家車送往鎮衛生院,“還好送得及時不然老人就有生命危險了。”“太感謝顏書記了,不然我們就要出大事了。”老人的兒女連聲感謝顏超。
一腔熱血走出去,又信心滿滿走回來的山里娃,始終保持著軍人風采的顏超從軍人到基層干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把服務送到鄉親們家門口,把真情種在了鄉親們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