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經緯 黃志順
4月19日,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的員工緊張對接產品訂購、包裝制作等業務。這一天,公司正好成立100天。盡管初創期的團隊正在磨合,但是在應對種種瑣碎繁雜的事務中,各個項目正有序高效推進。
“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是建設銀行駐安康定點幫扶工作組引進紫陽的首家具有央企背景的合資企業,也是中茶公司第一個在縣域單位投資的企業。”紫陽縣委常委、副縣長肖曉說。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母公司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華老字號資源庫中唯一一家全品類茶葉企業,生產加工基地遍布全國主要茶產區,產品體系覆蓋中國十大產區和世界主要產茶國的優質茶葉資源及全部茶葉種類。
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道斌是由中茶公司總部選派到紫陽任職的。“中茶公司之所以沒有到縣域地區投資,主要是考慮到運營成本高、人才短缺等問題。”郭道斌說,但是建設銀行和紫陽縣委、縣政府在鄉村振興工作上的激情和干事創業的決心深深吸引了中茶公司。
在建設銀行駐安康定點幫扶工作組的協調聯絡下,今年1月10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紫陽縣人民政府開展合作,三方按照4:3:3比例出資2000萬元,注冊成立了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
在蒿坪鎮工業園區,復工復產后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的生產區、辦公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裝修,計劃在6月中下旬投入使用。據介紹,這座占地2150平方米的廠房,承載了紫陽富硒茶產業振興發展的新希望。將建成精制加工廠和紫陽茶原料中茶新產品研發中心,充分利用中茶專家團隊技術優勢開發出更多紫陽茶原料優質中茶新產品,并憑借中茶產業鏈龍頭地位,在供給端形成統一的拼配標準,打造經得起市場檢驗的富硒好茶。
紫陽茶早在唐代就是貢品,清代入選全國十大名茶。紫陽縣有茶園25.28萬畝、茶葉加工廠413家,茶產業從業人員超過12萬人。近年來,紫陽相繼榮獲“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紫陽富硒茶)”“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中國茶業發展示范縣”等稱號。
“同時,我們也看到紫陽茶產業存在一些明顯的差距,比如基地建設標準不高、產品市場開發不足、市場經營主體不強、品牌培育力度不夠等問題。”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立安說。
而中茶公司優質的品牌效應、廣闊的銷售市場和豐富的渠道資源正好彌補了紫陽茶產業的短板。郭道斌介紹,中茶公司在陜西有50個店面、1000多個銷售點,還可以與中糧酒業、蒙牛等中糧集團旗下企業共享銷售渠道。公司制定了立足陜西、面向西北五省的銷售戰略計劃。
4月9日是復工復產的第一天,煥古鎮大連村舉行“中國茶葉茶園基地規范化園區”掛牌儀式,該園區已經納入紫陽縣與建設銀行、京東集團合作的數字茶園建設項目總體規劃中。按照規劃,紫陽縣將建設覆蓋全縣的優質原材料數字茶園。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積極對接數字茶園項目,未來將獲得數字技術賦能的原材料,提高產品標準化水平。
盡管基地還在建設當中、廠房還沒投產,但是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與紫陽縣茶企的合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目前該公司已經與紫陽縣郁禧園、科宏、宦姑碼頭等6家茶企簽訂合作協議,按照中茶標準收購茶葉產品價值300萬元左右,有效擴大當地茶企銷售規模,品牌標準化效應初具影響。
受疫情影響,中茶紫陽茶葉有限公司今年一些工作進展較原定計劃滯后,能否如期實現銷售目標,讓郭道斌心里沒底。得知企業的憂慮后,紫陽縣委常委、副縣長肖曉表示:將協調“一棵茶樹”品牌與中茶紫陽茶業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優質茶產品,并通過建設銀行善融商務、裕農優品等電子商務平臺幫助公司擴大銷售渠道,今年的銷售任務是完全可以完成的。這讓郭道斌吃了定心丸。據肖曉介紹,作為一項金融創新幫扶舉措,建設銀行以慈善信托方式向中茶紫陽茶業有限公司注入資金,把所得的盈利分紅永久性用于支持紫陽縣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