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鄭曉虎
一個洗腳盆,將農民、政府、市場三者“合”為一體;一把修腳刀,“剖解”一個又一個就業增收難題。在紫陽,一把修腳刀帶動了10余萬人就業,其中紫陽籍員工超5萬人。
5月27日,全國紫陽修腳師職業技能邀請賽暨修腳產業鏈對話會在紫陽縣城廣場拉開序幕。來自全國24個。ㄗ灾螀^、直轄市)的102支參賽隊400余名修腳能手,齊聚紫陽同臺磋藝,展開了為期兩天的技能角逐。
“希望通過舉辦此次賽會活動,搭建交流學習、宣傳展示、推介合作的平臺,促成全產業鏈對話,推進全產業鏈發展,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談起舉辦首次全國性賽事活動的初衷,紫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魯延福表示。
修腳行業勞務收入占據“半壁江山”
紫陽全縣35萬人口中,每年外出務工就有8萬多人。過去,由于缺乏一技之長,大多數人選擇在礦區、建筑工地、工廠等地就業,缺乏就業增收的長效渠道。
44歲的王顯平就是其中一員,原本一直從事裝修行業,隨著年齡的增加,干起體力活越來越吃力,加之近兩年行業不景氣,他萌生了轉行的想法。“學完后我準備找個地方實習,提升修腳技術,明年自己搞個店!”談起未來計劃,即將培訓結業的王顯平信心十足。
紫陽縣通過多年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黨政主導+龍頭帶動+基地培訓+定向就業”的技能扶貧之路。截至目前,全縣已有修腳師5萬人,全縣務工人員中有56%以上的人員都在從事修腳行業;2021年實現勞務收入23億元,2022年為28億元。
貼心服務護航修腳足浴產業發展
“今天,紫陽縣人社局專門派人來幫助我們辦理營業執照,辦證的過程非常順利,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全部搞定了,為工作人員點個贊!”修腳企業負責人魏征遠說。
今年1月13日召開的紫陽縣修腳足浴產業鏈鏈長制暨歸雁經濟工作推進會上,魏征遠與其他3家企業現場簽訂了總部回遷協議。“針對總部回遷企業,安排專人進行‘一對一’全程跟蹤服務和幫辦代辦服務,此外,還為回遷企業免費提供辦公場所、辦公設施,免房租、水電費,實現企業拎包入駐。”紫陽縣人社局修腳足浴產業辦公室主任楊傳斌介紹。目前,已有兩家企業完成了回遷注冊登記。
不止企業,在紫陽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工作人員給培訓學員打回訪電話,已成為一項日常工作內容。“回訪工作,最主要就是了解已就業學員的工作情況和實際困難,以及培訓后未就業學員的工作意向。平均每天撥打電話100余個,反饋的困難和問題,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紫陽縣人社局勞動就業培訓中心就業安置負責人鐘少榮說。
5萬余名紫陽人在產業鏈上持續增收
紫陽技能扶貧先后獲評“第二屆中國扶貧典型案例”“全球減貧最佳案例”等榮譽,借鑒成功經驗,當地不斷拓展技能培訓內容,開展電商創業、職業茶農、家政月嫂等技能培訓班820期。紫陽縣勞動就業培訓中心主任覃丕華表示:“今年已完成培訓1300余人,培訓就業率在70%以上。我們將繼續圍繞發展目標,不斷加大修腳師技能人才的培訓工作力度,為各個修腳企業輸送一批優質修腳師。”
今年以來,紫陽縣著力推進修腳足浴產業體系建設,成立了修腳足浴產業鏈鏈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紫陽縣修腳足浴產業鏈鏈長制工作方案》,還將圍繞修腳足浴服務所需配套產品,大力發展生產加工業和種植養殖業,實施全鏈條發展。
紫陽縣政協主席、修腳足浴產業鏈鏈長制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何友軍表示:“下一步,紫陽縣將圍繞大健康產業發展目標,依托‘鏈主’企業,打造‘創業就業培訓—人才輸出與引進—藥材種植加工—保健品與醫療器械研發生產—修腳足浴服務’全產業鏈,鞏固提升‘紫陽修腳師’品牌,持續帶動城鄉居民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