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汪忠良
“今兒把大伙聚在這兒,就是想給大家講講最新的理論政策,也聽聽大家心里的想法,有啥問題、建議,都敞開了說。”近日,紫陽縣向陽鎮芭蕉村一戶農家寬敞的小院里,陽光傾灑,照在村民們質樸的面龐上,一場暖人心的院落會熱熱鬧鬧開場了。村民們或坐或站,自然而然地圍成一圈,眼神中滿是期待。
今年以來,向陽鎮以開展“五福”送到家為契機,積極探索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把“院落說事會”作為重要抓手,將政策宣講、民情收集、矛盾化解、文明培育等工作有機結合,全力探尋鄉村治理新路徑,推動鄉村振興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不斷邁向新高度。
“咱們平時交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以后就是咱們生活穩穩當當的保障……”日前,在一場場院落會上,由鎮干部、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成員組成的宣講隊伍,巧妙地把“三農”政策拆解成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小故事。他們用樸實的語言,把有關政策轉化為老百姓一聽就懂的家常話,真正實現“黨心連民心,服務潤心田”。
今年以來,該鎮已開展院落會40余場,直接覆蓋群眾1200余人,發放資料2000余份,真正讓政策“活起來”、群眾“動起來”。
在一場院落會上,村民張宣華皺著眉頭說:“芭蕉以上片區一直沒有垃圾箱,大家沒地方扔垃圾,路邊、河邊到處都是,環境看著糟心吶。”一旁的村民王順祥也附和道:“這兩天春耕正忙,咱們村能不能再請幾位技術人員來,給大伙現場指導指導,莊稼收成可就靠這關鍵時候了。”
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農業生產、村莊長遠發展、環境衛生整治等關乎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院落會瞬間變成了群眾答疑解惑的“問策會”。
面對群眾反映的難題,各村反應迅速。對于能當場解決的,村干部當場拍板,協調各方資源,第一時間予以解決;對于現場難以處理的,安排工作人員詳細記錄,建立專項臺賬,及時上報鎮黨委、政府。鎮上迅速行動,組織相關部門共同商討解決方案,確保從“建議收集、問題處理到答復落實”形成完整閉環,真正做到“群眾出題、干部解題”。“前期,我們積極開展入戶走訪、召開院落會,廣泛收集意見建議,結合群眾訴求,向上級部門爭取了7.5萬元活動廣場修繕經費。如今,社區居民有了新的休閑娛樂場地,大家都十分滿意。”向陽鎮街道社區黨支部書記翁同福介紹。
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的關鍵在于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向陽鎮把院落會作為重要平臺,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方面下足功夫。針對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問題,借助“說法評理”機制,在院落會上現場調解。去年以來,成功化解矛盾10余起,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同時,通過輕松的“拉家常”方式,廣泛征集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建議,累計收集到6條頗具價值的建議。
此外,在院落會上,宣講隊積極鼓勵群眾和黨員干部建言獻策,大力宣傳身邊的先進典型事跡。通過講述村民身邊的好人好事,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引導大家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如今,向陽鎮的村風民風煥然一新,向上向善的氛圍愈發濃厚,院落會也成為群眾文化交流、道德傳承的“文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