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華(左二)調研鄉村振興人才
家國大義,中華魂魄;接續奮斗,時代強音。愛國奮斗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在品格,是中華民族不斷進步的精神燈塔。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就是要傳承老一輩知識分子以身許國、赤誠報國的高尚情操,激勵新時代知識分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愛國之情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偉大事業、融入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奮斗,在時代洪流中書寫精彩人生。
在堅定信念中把準奮斗方向
從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無不映照著我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近代以來,一大批仁人志士更是以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生動詮釋了愛國奮斗的價值追求。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我們要進一步唱響愛國奮斗主旋律,推動廣大知識分子更加自覺地擔負起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大任。
要結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引導廣大知識分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實際行動踐行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追求。
要引導廣大知識分子樹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主人翁精神,立好報國志,不當“小確幸”,立足崗位、奮力拼搏,超越自我、無私奉獻,讓奮斗的腳步與新時代的車輪同向并進。
在建功立業中展現奮斗價值
知識分子是生產力的開拓者、文化的創造者、知識的傳播者,是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當前,安康正處在“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的關鍵階段,這為廣大知識分子創新創造、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天地。
要引導廣大知識分子勇立時代潮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緊緊圍繞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搶抓“一帶一路”、漢江生態經濟帶、鄉村振興、新安康門戶區建設等重大機遇,著眼長遠、瞄準前沿,潛心鉆研、孜孜以求,在聚力脫貧大決戰、發展高質量、改革再出發、開放全方位、文化大繁榮等領域施展才華,在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壯大綠色工業、推進“飛地經濟”、打造“中國毛絨玩具文創產業新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大顯身手,在基礎研究、重大項目、重點工程中刻苦攻關,以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的務實作風,奮力爭當創新創造、創先創優的時代先鋒。
在引領風尚中涵養奮斗品格
在知識分子群體中,有許多為了國家的建設發展嘔心瀝血、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
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兩彈元勛”和黃大年、李保國、南仁東、鐘揚等近現代知識分子,以其愛國奮斗的傳統美德為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富滋養;國測一大隊、交通大學西遷群體以及侯伯宇、張豈之、霍松林、孫越崎等我省優秀知識分子典型,用感人至深的生動事例凝聚了陜西追趕超越的磅礴力量。
而安康的廣大知識分子,長期扎根山區、矢志建功立業,在不同崗位上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展現了新時代知識分子的寶貴品質。我們要善于發現、善于挖掘,發揮好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作用。
一方面,要大力選樹典型,積極培育和樹立“安康楷模”“最美人物”,把愛國奮斗精神人格化、形象化、具體化,讓廣大知識分子學有標桿、學有參照;另一方面,要認真學習典型,以博物館、校史館和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平臺,充分展示模范人物先進事跡,教育引導廣大知識分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促進安康大地遍開文明向善奮進之花。
在服務保障中強化奮斗激勵
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必須切實加大對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廣大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力度,做到思想上器重倚重、感情上貼心貼近、細節上關心關愛,使各方面人才能夠安身、安心、安業,共同發力推動安康發展。
要用好引進人才,堅持“高精尖”人才導向,大力推進“一業一站”計劃,圍繞茶葉、魔芋、蠶桑等特色產業和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毛絨玩具等新興產業,加快推進院士專家工作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重點試驗室等平臺建設,深入實施“百名碩博進安康”,五年內引進各類省級以上專家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及緊缺特殊人才1000名左右。
要用好本土人才,大力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加大本土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應用型專業人才優選培養力度,五年內吸引1萬名安康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返鄉投資興業。
要關心關愛人才,扎實開展“人才政策落實年”活動,健全完善黨政領導干部直接聯系專家制度,設立市縣人才訪問日,開通“12345”人才服務熱線,組織開展“突出貢獻專家”“金州英才”評選表彰,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
作者: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高晶華
來源:《當代陜西(黨建特刊)》 2019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