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 趙遷
初春時節,萬物復蘇,畜牧從業者將面臨牛羊接羔的關鍵時期。此時,布魯氏菌病(布病)也悄無聲息地進入高發季節,對人類和動物的健康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因此,掌握布病的預防和治療知識,對于畜牧從業者和社區居民來說至關重要。
一、什么是布病?為何春季高發?
布魯氏菌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牛、羊、豬等家畜是該病菌的主要攜帶者。人類若與患病動物或其分泌物接觸,極易受到感染,隨后可能出現反復發熱、多汗、關節疼痛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器官損害或終身殘疾。
春季之所以成為布病高發期,主要與以下原因有關:
1.接羔活動頻繁:在母畜分娩期間,胎盤和羊水等流產物中含有的布魯氏菌數量較多。若在處理這些流產物時缺乏適當的防護措施,感染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2.防護措施不足:一些養殖戶在進行接羔、喂奶等關鍵操作時,未能養成規范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的習慣,從而直接暴露于潛在的感染源之中。
3.乳制品消費高峰:春季是牛羊產奶的高峰期,未經巴氏殺菌處理的鮮奶和生乳制品在市場上流通,這增加了人們感染布魯氏菌的風險。
二、布病傳播的“三大途徑”
1.直接接觸傳播(最為常見):在未采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直接用手接觸病畜流產物(如胎盤、羊水)、排泄物,或參與牲畜接生、難產處理等操作,極易感染布病。
2.消化道傳播:飲用未消毒的生奶或未煮熟的肉類可能感染布魯氏菌。市民應避免“現擠奶更安全”的誤解,因為生乳可能攜帶病菌,必須煮沸后才能飲用。
3.呼吸道傳播:在清潔圈舍時,若吸入含有病菌的粉塵、氣溶膠,尤其是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感染風險會顯著增加。
三、預防布病,關鍵做好這幾點
(一)養殖戶防護要點
1.加強個人防護措施:在接羔和處理流產物時,必須全程穿戴防護裝備,包括橡膠手套、口罩、護目鏡和防水圍裙。操作后,立即洗手并對工作服使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浸泡清洗。
2.正確處理污染物:流產胎兒和胎盤等污染物應通過深埋或焚燒妥善處理,禁止隨意丟棄。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消毒圈舍,特別是產羔區域。
3.定期檢測,早發現早處置:新引進的牛羊需隔離觀察,確認健康后才能合群。若出現流產、死胎等異常,應立即通知畜牧部門,不得自行處理。
(二)普通居民防范措施
1.慎重挑選食品: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確的乳肉制品,優先選購正規商超銷售的牛奶,切勿因追求新鮮而購買路邊攤的“現擠奶”。
2.烹飪要徹底:烹飪牛羊肉時,務必確保其完全熟透,中心溫度需達到70℃以上。涮火鍋時,要嚴格區分生熟餐具,以防止交叉污染。
3.廚房衛生要注意:及時清洗并處理接觸過生肉的案板、刀具,以避免污染其他食材。
四、感染布病后怎么辦?
若出現反復發熱、夜間大量出汗、乏力、關節肌肉痛、肝脾腫大或睪丸炎等癥狀,請及時就醫并告知與動物接觸史。確診布病后,應遵循“早期、聯合、足療程”治療原則,通常使用多西環素和利福平聯合治療,療程約6周。患者需遵醫囑用藥,不可擅自停藥,以防病情轉為慢性,增加治療難度。
盡管布病可能帶來危害,但通過科學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我們可以有效地減少其影響。隨著三月接羔季節的到來,讓我們從細節入手,正確使用防護裝備,共同構筑起防御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