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舉行會議
1934年12月1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黎平舉行會議。經過激烈爭論,與會多數同志贊同毛澤東繼續向貴州西北進軍的主張,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戰略方針之決定》。會后,紅軍經貴州腹地向黔北挺進,連克錦平等七座縣城,12月底占領烏江南岸的猴場。
1970年12月18日 毛澤東會見美國友好人士斯諾
1970年12月18日 毛澤東會見美國友好人士斯諾。在談話中,毛澤東一方面認為“總要有點個人崇拜”;另一方面又說:“現在就不同了,崇拜得過分了,搞許多形式主義。比如什么‘四個偉大’,討嫌!”關于中美關系,毛澤東建議讓美國人左、中、右派都來華,他還說:“如果尼克松愿意來,我愿意和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當做旅行者來談也行,當做總統來談也行。總而言之,都行。”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根據中央工作會議的精神,作出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指出實現現代化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要求大幅度提高生產力,多方面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全會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全會在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發展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深入討論并原則同意《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試行草案)》;制定了加強農業的措施;決定改進國民經濟中一些重大比例失調的狀況;同時提出對我國權力過于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和經營管理方法進行改革,并且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大力加強實現現代化所必需的科學和教育工作。全會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方針指導下,審查和解決歷史上遺留的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決定在黨的生活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加強民主,加強黨的領導機構和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全會增選陳云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鄧穎超、胡耀邦、王震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全會選舉陳云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1998年12月18日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1998年12月18日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江澤民發表講話強調,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轉折。它是一個光輝的標志,表明中國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實踐證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確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一系列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二十年來,我們黨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認真總結并結合實際的發展充分運用這些經驗,對于把我們的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具有重大意義。
2008年12月18日,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舉行
2008年12月18日,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舉行。胡錦濤發表講話,全面回顧和總結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高度評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意義和歷史功績,系統闡述了改革開放“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明確指出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前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