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 趙遷
中秋、國慶“雙節”過后,節令也進入了寒露,晝夜溫差越來越大,冷熱交替更加頻繁,也是流行性感冒、登革熱、水痘、手足口病等病毒性傳染病的高發季,提醒廣大市民做好秋冬季傳染病預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全身不適,體溫可達39~40℃。有畏寒、寒戰、全身肌肉關節酸疼、乏力等全身癥狀明顯,伴有食欲減退。常有咽痛、咳嗽,或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
預防流感,首先要做到勤洗手、做好手衛生,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上臂內側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后洗手,盡量避免觸摸眼睛、鼻或口。出現流感樣癥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不要帶病上班、上學,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要佩戴口罩;兒童、老年人及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可前往安康市各級接種門診自愿、自費接種疫苗。
登革熱是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以發熱、皮疹和全身疼痛為主要癥狀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一般為3~14天,多數為5~8天。癥狀包括發熱、皮疹、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等,少數患者會進一步發展為更嚴重的登革出血熱或登革休克綜合征,可在1~2天內因出血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而死亡。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目前尚無疫苗可以預防,治療也無特效療法,只能對癥治療。預防登革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避免被蚊子叮咬,發病時及時就醫。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秋季天氣多變,氣候干燥,正值水痘高發季節,嬰幼兒和學齡前、學齡期兒童發病較多,在學校和托幼機構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家長可以帶1歲以上的適齡兒童到就近的預防接種門診接種水痘疫苗,能起到很好的免疫保護效果。托幼機構和學校要落實晨午檢、因病缺課學生病因追查與登記報告工作,并做好疑似病例的管理,發現水痘疑似病例要及時隔離治療,切實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患病學生必須離開幼兒園和學校,居家隔離治療,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2周。做好集體單位和家居環境的清潔消毒,重點是托幼機構和學校。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據情況分別采取洗、曬、燙、煮等方式消毒。同時還要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家長要教育小朋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勤換衣服,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增強體質,若出現發熱、出疹、皮膚瘙癢等不適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手足口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多數寶寶突然起病,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燒,隨后會出現皰疹,集中在手、腳和口腔周圍。3歲以下兒童托育機構和幼托機構容易發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預防手足口病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15字防病口訣。在手足口病的流行季節,家長盡量少帶孩子去人流量大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接種腸道病毒71型 (EV71) 滅活疫苗,可以預防由 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可減少重癥、死亡病例的發生。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應加強晨午檢、消毒、健康觀察等日常防護工作,發現疑似病例應及時隔離并通知家長帶去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