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鑫
在全市2017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總結表彰大會上,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郭青提出了以敢創一流拼搏的精神、敢挑重任的擔當精神、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為內涵的安康“創優精神”,這是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上下奮力趕超、加速崛起的生動詮釋,也為安康保持領跑之勢、譜寫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建設全新篇章,提供了強大精神指引。就漢陰而言,面對嚴峻復雜的工作形勢,更應大力謳歌、踐行、弘揚“安康創優精神”,并將其貫穿到加快建設幸福漢陰的生動實踐中,提振信心,鼓舞士氣,自我加壓,逆境奮起,努力在追趕超越的賽道上取得新成績、展現新作為。
一、把安康創優精神落實在脫貧攻堅上,以事不避難、勇挑重擔的責任擔當決戰貧困。堅持脫貧攻堅統攬地位不動搖,認真落實“四個凡是”工作要求,緊扣26個貧困村1.54萬人年度減貧任務和2019年整縣脫貧摘帽目標,按照整體謀劃、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聚焦“精準”二字,下足“繡花”功夫,以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六大工程”為載體,統籌安排項目、人力、資金和時間,切實完成好產業發展、“兩房”建設和基礎設施三大任務,盡銳出戰、全面發力,堅決攻克深度貧困,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脫貧任務,為2019年全縣同步進入小康社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把安康創優精神落實在加快發展上,以敢創一流、奮力爭先的信心決心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推進“1533”發展布局為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搶抓發展機遇,保持發展定力,努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著力構建創新驅動型現代產業體系。以爭取全省創新驅動發展試點為契機,以富硒食品、新型建材、生態文化旅游三大支柱產業為依托,以打造“四個百億”產業集群為目標,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突出創新鏈升級產業鏈,進一步優化政策供給、資金供給和要素供給,加快構建閉環式大米高端衍生產業體系、多元富硒生態功能食品產業體系、高端新型材料產業體系、內涵式文化創意產業體系等四大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發展向科技鏈、價值鏈高端攀升。二是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培育生態經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努力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大的生態紅利和經濟福祉。嚴守環境底線和生態紅線,以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為抓手,大力實施“低碳、天藍、地綠、水凈、生態修復”工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努力讓漢陰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三是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緊盯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圍繞特色產業、生態環保、民生保障、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在建項目、引項目、爭項目、謀項目上狠下功夫,為縣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構筑堅實支撐。
三、把安康創優精神落實在改善民生上,以對民負責、為民謀利的信念情懷增進民生福祉。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集中力量辦好民生十件實事,持續加大社會事業投入,切實解決好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織牢民生底線,提升幸福指數。聚焦創建全國綜治優秀市目標,不斷深化“321”基層治理模式,充分調動“三線”力量、社會組織和各界優勢資源參與綜治維穩、脫貧攻堅、治安聯防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深入推進新民風建設,通過抓實“一約四會”、狠剎低俗陋習、倡樹文明新風,推動社風民風深層次革命。扎實做好信訪工作,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四、把安康創優精神落實在改革創新上,以刀刃向內、破冰探路的魄力勇氣激活發展動能。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把握正確方向,突出問題導向,體現為民取向,全面激發發展動力活力。堅持對標對表,認真落實上級各項改革部署,穩妥實施黨委政府機構改革,探索推進金融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三社”協同、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改革、全省農村改革試驗區等試點實驗,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地生根、見到實效。積極探索創新,以“321”基層治理、“1+X”醫療服務一體化、集團化辦學模式、脫貧攻堅創新試點等自主改革為抓手,拓展改革成果,完善制度機制,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擴大開放步伐,更加主動地融入一帶一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漢江生態經濟帶等重大戰略,搶抓蘇陜扶貧協作機遇,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打好“放管服”組合拳,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改革,努力讓更多資金流、信息流、科技流、人才流向漢陰匯聚。
五、把安康創優精神落實在凝心聚力上,以弛而不息、抓鐵有痕的毅力韌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牢牢抓住政治建設這一根本性建設,把強化“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作為檢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首要標準,堅定理想信念、嚴守黨章黨規,確保各項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切實加強組織體系建設,推進基層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擴大“兩新組織”黨建工作覆蓋面,集中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著力打造堅強有力的基層戰斗堡壘。強化目標責任考核結果運用,充分發揮“三項機制”指揮棒作用,健全領導干部“能下”機制,把“有為才有位、有位須有為”的鮮明導向貫穿于各領域、全過程。堅持正風反腐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堅決糾正和抵制“四風”問題,集中整治“庸、懶、散、慢、虛”以及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等作風問題,從嚴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廣泛凝聚干事創業強大合力。(作者系中共漢陰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