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iyigw"><tbody id="iyigw"></tbody></kbd>
    <ul id="iyigw"></ul>
  • <ul id="iyigw"></ul><th id="iyigw"><menu id="iyigw"></menu></th>
    •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文旅 > 散文詩歌
    白河廟山趣談
    2022-12-20  來源:本站原創

    □ 蔡建中WuM安康新聞網

    從十天高速白河(陳莊)出口沿通向白河縣城的二級引線路,向東北行四五千米,即到紅石河、白石河交匯處的廟山寨國家3A旅游景區。景區位于中廠鎮迎新社區與構朳鎮高莊社區交界處,占地面積5.17公頃,以賞奇松、觀云海、買松石等旅游活動為主。WuM安康新聞網

    廟山呈西北-東南走向,主峰海拔高934米,在海拔500 米左右的低山河谷區顯得峻拔突兀、雄偉壯觀。廟山地名出現于清嘉慶六年(1801)以前,時廟山頂峰有口泉,每逢天旱人們來此泉禱雨,后集資在此處建了一座廟,得名廟山。此后,隨大量人口遷居廟山漸成村莊,人們就約定俗成稱作廟山寨。WuM安康新聞網

    沿景區高莊社區西側盤山旅游公路上行七八分鐘,即到景區入口處,有山門和停車場。山門為寨堡樣式,寬16.8米、高13米,竣工于2014年10月。兩側各有一個塔樓,左側塔樓匾額書寫“廟山寨”三個大字,右側塔樓繪有太極圖案,塔樓頂部有樓道相連。山門南側是停車場,有三階式停車位180個。進山門迎面是游客服務中心,西側是地下兩層、地上一層的養生堂和長60米的商業街,可供游客用餐、住宿和購物。以游客服務中心為起點,有環繞景區1.1千米長的階梯式步道。沿步道層疊而上可直達廟山峰頂,有廂房、素食館、觀景臺和570米長的廟山城墻北門等建筑。在廟山頂峰仿武當山紫霄巖規制建道觀,可追溯至清晚期白河道士楊來旺。WuM安康新聞網

    楊生玉,號來旺,白河縣東鄉大坪(今中廠鎮大坪社區)人,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卒于清光緒十一年(1885)六月。自幼聰穎好學,孝順父母,飽覽四書五經和中醫書籍。成人后,楊生玉考中秀才,成為白河縣儒學庠生。父母去世后,悲痛欲絕而了無牽掛的楊生玉,放棄科舉到廟山蓄發吃素修道,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并立志募集資金,仿武當山紫霄巖修建廟山寨玄天觀。精通中醫的來旺道士,既向附近群眾分發自己配制的中藥丸,也赤腳云游四方。“遇鄉村僻處,療疾施藥。并苦口勸善,募修南巖十余年始成。” 廟山頂峰玄天觀有一堂七殿,氣勢恢宏,人稱“小武當”。到1950年代初期,廟山玄天觀已破敗不堪。在土地改革中,玄天觀的兩三名道士被遣散歸家務農。在“文化大革命”運動中,玄天觀被毀,2014年在舊址重建。WuM安康新聞網

    移步觀景臺向南俯瞰,一幅“青樹翠蔓映山青,浮云不共此山齊”的秦巴山地自然風景圖。而廟山主峰則是由南向北攻擊白河縣城的制高點,是解放軍第十九軍徹底解放白河縣城的歷史見證者。WuM安康新聞網

    1949 年 5 月 24 日,陜南軍區第十九軍發起白(河)竹(溪)平(利)戰役,首戰為收復白河戰斗。5月24日15 時,五十七師一六九團、一七一團自東南向西北,迂回穿插至白河縣城西南西溝垴(今城關鎮中營村)一帶。接著,一七一團以兩個連的兵力攻占并控制廟山寨制高點,掩護團主力沿漢白公路向縣城進攻;一六九團用一個營兵力攻占并控制西溝垴山頭國民黨軍陣地,阻斷了縣城國民黨守軍向南的退路。在該營掩護下,一六九團主力部隊于黃昏前,迂回穿插至東溝垴(今麻虎鎮南溝村)、麻虎溝(今麻虎鎮康銀社區),直插漢江南岸,封死了縣城國民黨守軍向西退路,截堵漢江北國民黨軍援兵。16時,擔任主攻任務的五十五師一六四團自東向西攻擊至泡桐樹梁(今中廠鎮同心社區)。在先后組織三次突擊隊激戰一小時后,攻克泡桐樹梁國民黨守軍約10千米的陣地。同時,第十九軍前委直接指揮一六五團,沿漢白公路于17時攻占紗帽山(今城關鎮公路村)陣地。由此,形成了對縣城國民黨守軍的包圍態勢。激戰至20時,第十九軍攻克白河縣城。WuM安康新聞網

    站觀景臺北眺,峭壁陡立、巖石高聳,古松林立、遮天蔽日,西北方向的構朳鎮涼水村境和東北方向的迎新社區境,都是綠松石礦產資源的富集區。因此,景區內建有綠松石博物館,展示和加工、銷售各種綠松石工藝品。沿北部下山旅游路,可直達廟山東側的迎新社區。迎新社區的炭朳,則是白河農村走向社會主義的發端。WuM安康新聞網

    炭朳地名是移民文化的反映。明朝中期,荊(州)襄(陽)、陜南流民稱山中聚業為“朳(bài),其中伐木燒炭者稱“炭朳”、放樹生菌者稱“耳朳”。因明、清移民來此地主要以伐木燒炭為業,就取名“炭朳”。白河地廣人稀,農戶為解決春耕秋種中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很早就自發形成了換工、幫工的習慣。1950年代初,在農民自發換工、幫工等勞動互助習慣的基礎上,縣委、縣政府組織引導全縣農民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原則,開展各種形式的生產互助活動,并辦起農業生產互助組;ブM織一般由幾戶或十幾戶組成,實行共同勞動和分散經營,生產資料和收獲的農產品歸私人所有。WuM安康新聞網

    1952年初,在臨時互助組的基礎上,石廟村(今中廠鎮迎新村炭朳)成立全縣第一個農副業結合的常年固定互助組——雷景全互助組,開始探索記工和算賬等,是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生產互助組織。1954年1月,縣委派出5人工作組到雷景全互助組試點建社;2月27日,成立白河縣第一個半社會主義性質的炭朳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全社有11戶74人,折價入股土地112.35畝、柴朳32.5畝、牛9頭(耕牛8頭)與勞動工分一起分紅。社最高權力機關為社員大會,社員大會投豆選舉產生社務管理委員會。由此,開啟了白河農村走向社會主義的發端。至1956年12月,沿著生產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的農業合作化道路,白河完成對全縣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WuM安康新聞網

    2017年12月,廟山寨被批準命名為國家AAA旅游景區,常設文旅活動有:農歷三月三和九月九的大型廟會,農歷六月初一、十五的養生游,九月初九的綠松石文化節等。經整合重塑的廟山寨景區,以厚重的鄉土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資源以及旖旎的自然生態資源,帶動周邊鄉村旅游業的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廠、構朳兩鎮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發展文旅融合產業的典范。WuM安康新聞網

     WuM安康新聞網

     WuM安康新聞網

    (責編:許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二三四区|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少妇的丰满3中文字幕| 久久免费看视频| 欧美jizzjizz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国产免费黄色片| 五月天亚洲色图| 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a一级爱做片免费| 强开小婷嫩苞又嫩又紧韩国视频|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欧美金发白嫩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三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99热在线观看|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青青草原免费在线| 久久免费看黄a级毛片| 男人j进女人p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色妞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10000|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一 | 国产亚AV手机在线观看|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四虎网站1515hh四虎| 色cccwww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