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我江北的住處到我上班的單位,這路途是漫長而遙遠的。我把這條路分成三段,一段從市政府到橋頭,走路十幾分鐘就會到達,看到的是美麗的安康城中的高樓大廈;一……
-
山路吊野的很,從坡跟底下慢上慢上,到老唐家住的八組這里,也足夠遠,但也不算高。坐在他家院壩邊歇氣,群山都在腳底下,一溜山頭盡收眼底。接著老唐家門前的路……
-
總覺女兒還是那個餓了鬧飽了睡的襁褓中的小可愛,一眨眼,就已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回想女兒短短幾年的成長史,我是歷歷在目,猶如昨天。……
-
走吧!去龍舟文化園閱讀吧讀書去。……
-
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草根人物,旬陽作家程根子先生擅長于寫小說,寫得多,可讀性強,而我卻偏愛他的散文。散文寫作為他贏得了更大的聲譽,讀他的散文總有一種哲思……
-
這些日子,我喜歡讀汪曾祺先生的書。《一輩古人》 《受戒》 《蒲橋集》 ,一路讀來,如春初新韭,淡然清新,滋味無窮。……
-
在陜南修襄渝鐵路的時候,我們駐地附近的旬河上有一個渡口。……
-
□ 高晶華……
-
□ 柯賢會秋是一陣風,攜著太陽的溫情,帶著月亮的蜜意,爬上山崗,淌過小河,越過枝頭,走過草地,與蛐蛐呢喃,與魚兒親昵,向大雁招手,對白云微笑,深情款款地……
-
□ 向詩兵玉米和谷子的爭執
是對農家院場的搶占
從一戶戶連排著的農家院子
展開點兵點將的布陣
真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屋檐墻角到村道水溝
都擠滿沉甸甸的歲……
-
我的五舅,也叫五表叔。因為我媽媽是張家的大家族一員,在媽媽的家族里習慣按輩分由大到小的排序,所以我打記事起就將舅家的規矩、風俗銘記在心。五舅的母親是我……
-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葉,我出生在安康城區西關校場口的一處私改大雜院兒里,那時候,一家五口(父母哥姐我)居住在一間“瓦刀”形的不規則屋子里,面積30多平方米,……
-
古金州的白墻灰瓦與黛色山巒相交之處,簇擁著一座香溪洞。……
-
從平利長安鎮金沙河峽谷口進入2公里,只見兩個數百米高山峰緊挨著標直的插入云間,云散開時你能看見各自的峰頂都長著一棵巨大的青葉子樹,當太陽清晨剛好漫步于峰……
-
姐姐家的院子,坐落在雁門關北部二十余里的一個原汁原味自然古樸的小村子里。那村莊,遠遠望去一片綠色蔥蘢,讓我想起王維《桃園行》中的詩句:……
-
“把自己的橋修好,是世界上最大的事兒。”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電影臺詞,也是看完《銀河補習班》一直在心里慢慢咀嚼的一句話。……
-
不久前,看了安康中學老校友、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創辦人、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百名先鋒人物之一的禹國剛先生穿越秦嶺隧道時的訪談錄,接著又讀了著名作家陳長吟的美……
-
一年之中最幸福的事莫過于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地吃頓年夜飯。紅薯圓子的寓意就是團團圓圓,這一年,不管事業成功如否,不管錢掙得多少,也不管學業好壞。……
-
若不是不經意間聽到一對小兩口用家鄉話吵架,我也不會想起自己已經來到這座城市十幾年了。……
-
□ 黃開林去年這個時候,我曾寫過一篇老家的水田沒有稻,發表在《中國文化報》上,勾起了許多人的鄉愁,熱度持續了好一段日子。今年的稻谷又熟了,還想接著憶寫點……
-
1982年早春時節,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由任河乘船而下,一路順水到了紫陽。先生從山腳下拾級而上,感嘆紫陽民居、小巷的奇妙,寫下了《紫陽城記》文中驚呼:“這真……
-
安嵐公路,見證了嵐皋縣發展的變遷。……
-
安康有個鎮坪縣,極偏遠,極狹小。偏遠到我不相信它竟然隸屬于安康,狹小到我多次懷疑有沒有這么一個地方。早年在安康求學時,班上有幾個鎮坪人,穿著打扮比我們……
-
“想當年,我用了50塊錢,把你媽娶回家……”燈光下,微醺的父親打開話匣子,“那天,是你爺爺三周年的忌日,因為沒有錢,只能白事喜事一起過……”說這些話時父……
-
“咚——咚——咚”,手工收割,手起谷落,位于平利縣西河鎮女媧山村深處的冷水稻田里,稻作收割的景象正在田間地頭上演,豐收的喜悅與忙碌是秋日最美的風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