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柏成
在安康文壇,李永明先生是一位勤奮的業余作家。他寫新聞,寫小說,但更多的是寫散文。無論他寫什么樣的文體,都有出彩的地方。李永明筆下的散文,大都與生他養他的淼淼漢江有關;與家鄉月河有關;與小溪井水有關。浩蕩的漢江,波瀾壯闊,一瀉千里,它滋潤了沿江兩岸依山居住的千千萬萬的兒女,也激蕩出這位穿過綠軍裝,有著幾年戎裝生涯,堂堂五尺漢子的鐵血柔情,文采飛揚。他因為腳下的漢江而文思奔涌,漢江因這位癡情漢子的吟唱而更加迷人,叫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李永明筆下的文字,閃爍出漢江,月河水紋里的七彩波光,一段段,一篇篇翻騰起一位戀鄉赤子纏綿不絕,潔白無瑕的情感浪花。這浪花鼓舞人心,打動人心,叫人生出無限感慨來,觸動了讀者最柔軟的部分,忍不住,要與他筆下的江水相依相擁,飽飲甘甜瓊漿,細品陳年佳釀,醉了肺腑。
著名作家蘇童曾經說過:“以情感人是永遠不過時的寫作法則,要努力把你的情感融進文學中。不要掩飾你的情感,真誠的情感融入是最能打動人心的。”李永明在他的眾多散文篇什中,始終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自自然然,真真切切融入心靈喂養的錦繡文字中。于是,他的文字便有了呼吸,便有了人間溫度,便有了現場感,便有了煙火氣息。在賞讀他的一篇篇文字時,那些親切熟悉的畫面場景;那些人和事,就向我們撲面而來,令我們身心愉悅,欣喜萬分。
順著李永明文字巧妙組合,匯集指明的路徑,讓我們進入月光下的漢江。“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皎潔的月光從灰藍的夜空灑向江面,遠處霓虹燈變幻,倒映在水面上的漢江四橋似幾道圓形拱門,又像幾輪圓月,流光溢彩,如夢似幻。我目不轉睛地望著漢江上的明月,不覺陶醉其中。”這是作者發表在陜西日報“秦嶺”副刊題目為《漢水居》的一篇散文中的文字。瞧瞧,在作者筆下,皎皎月華之下的漢江美輪美奐,流光溢彩,如夢似幻,怎不叫人沉醉其中,激情滿懷呢?
晶瑩透亮的漢江水,在作家李永明的筆下翻騰著快樂的浪花,撩撥著讀者縷縷青絲。“在一橋觀水,是安康人的福分。水是漢江水,江水清溜溜的。看了漢江水,人的眼窩子就水靈靈的,似乎人生就有了激情。站在一橋西看,漢江就是一條玉帶,從三橋底飄飛起來;若是朝東看,漢江就是一條巨大的銀蛇了,扭扭捏捏從一橋下溜走,彎彎曲曲消失在遙遠的東方。”這是作者發表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副刊上一篇叫《漢江一橋觀水》的散文里的文字。作者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把奔流不息,四季翻騰的漢江,描繪得活靈活現,十分霸氣且動感十足。叫人忍不住發出感嘆,漢江因作者的文字便有了靈魂,有了思想,作者因為漢江而情愫蹁躚,靈感乍現,妙文偶成。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也是作家從事文學創作的源泉。“時過境遷,村里的古井伴隨著一代又一代人,是水井滋潤著人們的生活,是源源不斷的井水富饒這一方百姓,如今水井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但生活返璞歸真后,我心里依然會想起那口古井,想起那有滋有味田園般的農家生活。”這是作家發表在《延河》月刊題目叫《古井情懷》里的文字。作者通過對故鄉一口古井的追憶,道出了靜臥在鄉村的一口古井,在歲月更迭,四季輪回中,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子孫的漫長過程,頌揚了古井的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情懷。與其說作家是在寫古井,不如說是在寫人。作者賦予了古井人的仁慈善良,樂于奉獻的高尚品格。如今古井雖然早已退出歷史舞臺,家家戶戶暢通的自來水,取代了它的位置,可是,又有誰能夠忽視和遺忘,古井曾經為我們酸甜苦辣的生活,滄桑歲月的變遷,帶來的賴以生存的汩汩清泉呢?一口古井,曾經為我們療傷止渴;為我們孱弱的生命增添了一股動力;一抹躍動的血色!
水在作家李永明筆下,是一個百寫不厭,篇篇新穎的主題。 “江霧慢慢散去,有女子正在江邊洗衣,有的坐在漢江石上,有的立在漢江水里。有時,“棒棒棒”的棒槌聲重了,驚動了沙渚上的一群水鳥,齊齊朝漢江的上游飛去,那里有一片茂密的柳樹林,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地方。”這是作者發表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一篇題目叫《秀水繞山城》的散文中的文字。在作者的筆下,寬闊的漢江在什么樣的時辰就有什么樣的情態,什么樣的氛圍。晨霧彌漫,山鳥啼鳴。此時的漢江給人以神秘朦朧的美,江邊,有浣衣女正在用棒槌捶打著清洗的衣褲,“棒棒棒”的捶打聲,遠遠地就能聽到。他用技巧諳熟的筆,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生活氣息多么清新,祥和安寧的畫面呀,這畫面美感充盈,這畫面在我們家鄉,依山傍水的陜南山城,隨處可見,叫人產生強烈的共鳴,它輕輕地撥動了我們鄉愁的弦兒,柔柔的,癢癢的,讓思鄉的淚花在眼眶里打轉。
李永明喜歡寫水,寫漢江,寫月河。水在他的筆下縱情演繹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水在他放牧的麗句華章中呈現出千姿百態。譬如他的散文《漢江沉思》《心中的月河》《魚游漢江》《石在漢江》等等,凡此種種,不可枚舉。在作家的散文創作體系中,寫水贊水的散文,占去了大量篇幅,這就讓我們不難想象,作家對生養自己家鄉的江河溪流,山泉井水,傾注了殷殷真情。文因情生,情隨文動,便有了數量不菲,水汽泱泱的美文。叫人賞讀之余,忍不住寫出深深淺淺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