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喬雪峰)近年來,交通運輸部將多式聯運作為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促進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加快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據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介紹,今年1至9月,參加聯運的企業700余家,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運量超過60萬標箱,降低能耗約40萬噸標準煤,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超過55億元。
2016年12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運輸部等十八個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明確多式聯運上升為國家戰略。各方企業積極開展多式聯運業務,形成了海鐵、公鐵、陸空等多種聯運模式,發展了以集裝箱多式聯運為主,兼顧商品車、冷鏈專業多式聯運等服務。多式聯運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加快研發馱背、冷藏等專業聯運裝備以及專用載運機具,技術裝備專業化、標準化、集裝化水平明顯提高。標準規范建設成效初顯,交通運輸部成立了綜合交通運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設多式聯運工作組,制訂了多式聯運技術標準體系框架,編制完成了多式聯運術語、運載單元標識等多項標準。
在多式聯運樞紐建設方面,目前,交通運輸部已對50余個具有多式聯運服務功能的物流園區給予資金扶持。鐵路物流基地布局進一步完善,已建成12個集裝箱中心站,8個內陸鐵路口岸,正在加快推進208個一、二級鐵路物流基地建設。全國70多個城市正在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多式聯運功能、口岸服務功能的內陸無水港,為多式聯運中轉和組織提供基礎平臺。
在集疏運體系建設方面,加快打通鐵路、公路進港“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國43個規模以上港口建成了集疏運鐵路,沿海和內河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不斷提高,一半左右的重要港區接入了高等級公路。近年來,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完成250萬標箱,同比增長32%。
鐵路國際合作機制、民航貨運改革均取得突破。截至目前,中歐班列運行線路達到57條,國內開行城市34個,到達歐洲12個國家34個城市,今年1至9月,中歐班列開行2489列,同比增長121%,已成為國際知名的物流品牌。全國全貨機數量穩步增長,中國郵政航空公司機隊規模增至33架,順豐航空全貨機達到56架,空陸聯運能力不斷增強。
特別是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成效初顯。2016年,交通運輸部與國家發改委聯合組織開展了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第一批發布了16個示范工程項目名單。今年11月初兩部委,又公布了第二批30個示范工程項目名單。運行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第一批16個示范工程累計開通示范線路140余條,參加聯運的企業700余家,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運量超過60萬標箱,降低能耗約40萬噸標準煤,降低社會物流成本超過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