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陜西網刊載的評論文章《莫把責任當負擔》,該文章來自解放軍報王金磊撰寫。讀后感受頗多。
他的核心觀點是:少想“得失比”,多想“擔當值”,在攻堅克難、身體力行上作表率,當標桿。文章中詮釋了為什么把“領導同志”稱作“負責同志”,那是因為領導和責任密不可分,黨、國家和人民把權力賦予這群人,這群人就成了領導者,他們就是負責者,要領導就得擔責任,他們有權就要擔責,就要盡職盡責,盡領導者的義務。身為黨員干部,如果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履職、只想出彩不想盡力,就會使肩上的責任成為心里的負擔。
身為領導者,特別是身為黨員領導干部,應該是在黨、國家和人民需要你或最困難的時候,你要把這副擔子挑在肩上的人。某種程度上說,能否履責擔當,是檢驗和衡量黨員干部政治操守和政治品格的重要標尺。然而,現實中卻有一些黨員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個人主義滋長。遇事“打太極”“踢皮球”,一味講客觀、擺困難,“小算盤”打得精而又精——不敢喊“跟我上”,只會喊“給我上”;不是往前站,而是往后縮;有盼頭、有利益可得就好好干,沒希望就站著看。
殊不知,“責任并不是你的負擔,而是一種你應具有的信念”。其根源是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淡化或喪失,忘記了初心,忘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四風”滋生作怪。那么,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就要堅定理想、堅守信念。理想信念是激勵人們向著既定目標奮斗前進的動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一個人有了堅定正確的理想和信念,就會以驚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業,創造奇跡。否則,就可能渾渾噩噩、虛度一生,甚至腐化墜落、走上邪路。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就要以人為本、勤政為民。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我們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團結奮斗,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拜人民群眾為師,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身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要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敢于開拓,勇于擔當,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就要盡職盡責、實干苦干。中國人都應該為這樣的夢而努力拼搏、奮發圖強。作為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真抓實干,注重落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就要改革創新、攻堅克難。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就要轉變作風、反對“四風”。
面對責任、重擔,是否敢接燙手山芋、敢闖新路險關,決定一個人的貢獻作為,也影響工作能否順利推進。因為躬身入局、挺膺負責,黨員干部才成為了群眾的主心骨、人民的帶頭人。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不走形式,不走過場,真心實意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困難,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要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項工作各個環節都細心研究群眾利益,關心群眾疾苦,體察群眾情緒,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絕不脫離群眾,絕不貪圖安逸,絕不以權謀私。要經常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工作情況,經常同領導成員之間、同中層干部之間、同普通黨員之間、同老同志之間談心談話,虛心接受領導和同志們的批評,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工作水平,真正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這方面,我們理應向革命前輩看齊,少想“得失比”,多想“擔當值”,在攻堅克難、身體力行上作表率,當標桿。
擔當起應該擔當的責任,就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正如原作者所言:“每一個崗位,都是一副擔子;每一個職務,都有一份責任。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在其位就要謀其政,要有一副“鐵肩膀”,而決不能生著一副“溜肩膀”、長著一副“尖肩膀”。”只有始終保持責任在我、在自身、盡責在任期的擔當精神,有“凡事盡其在我,不可輕言退卻”的決心,有“夙夜在公,宵衣旰食”的狀態,涵養“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胸懷,“堅決頂起自己該頂的那片天”,方能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在實現中國夢、我的夢的道路上和行動中贏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總之,只要我們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踏踏實實地干,勤勤懇懇地干,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做到講實話、干實事,敢作為、勇擔當,言必信、行必果,就一定能夠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就一定能夠托起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陜西平利:劉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