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18:30,忙碌的漢陰縣人民醫院手術室又迎來了這一天的第四臺急診手術。“快!緊急麻醉,準備手術,產婦宮口開全1小時,仍不能順利生產,需緊急剖宮產……”手術醫生介紹著產婦情況。手術室里再次忙碌起來,一場和時間賽跑的“生死較量”正式上演。
19:13手術取出一女嬰,只見女嬰全身皮膚青紫,肌張力差,經保暖、清理口腔后,女嬰仍然無哭聲,聽診心率僅70次每分(正常新生兒120-140次/分)。“快!心肺復蘇、吸氧……”在場的全體醫護人員精神高度緊張,立即展開了搶救。產婦見狀也害怕地哭了起來,此時的手術室里彌漫的全是緊張和凝重的空氣,爭分奪秒的搶救工作正在緊張進行,在給新生兒進行了復蘇囊正壓通氣、吸氧、胸外心臟按壓……等措施后,女嬰仍然沒有啼哭聲,此時的氣氛更加凝重和緊張,在這危難時刻沒有什么比能聽到孩子的哭聲更能讓大家內心安寧的了。大家一邊搶救,一邊心里默默地祈禱著:“快哭啊!快哭啊!一定要好起來……”。
臨床麻醉經驗豐富的麻醉醫師石紫燕當即決定給新生兒行氣管插管,在喉鏡下石老師看見了新生兒咽喉深處有一團狀粘稠物,她迅速在喉鏡的輔助下清除了咽部粘稠物,成功的插入氣管導管,迅速連接吸引管吸引異物,可氣管內異物又堵塞了氣管導管腔,“這可怎么辦才好?”巡回護士小劉急的眼淚都快出來了,石老師神情里寫滿了鎮定和沉著,她果斷的用注射器向導管內注入少量無菌鹽水,經稀釋后連續清理兩次氣管深部的粘稠物,終于清除完異物,暢通了氣道,并迅速通過氣管導管給氧正壓通氣……!很快奇跡出現了,小家伙終于發出了她來到這個世界上后的第一聲啼哭!此時此刻,仿佛世界上沒有什么聲音比這一聲啼哭更動聽的了,大家那顆高高懸著的心終于落了下來。慢慢的……小家伙的皮膚逐漸紅潤了,生命體征也趨于正常了,小手小腳也“舞動”了起來,像是在給初次見面的朋友們打招呼。新媽媽躺在手術臺上在看見孩子充滿生機的臉龐時,那一刻終于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手術結束后,石紫燕老師告訴大家,這一類的新生兒窒息并不少見,此次出現新生窒息的罪魁禍首就是咽喉深處及氣管內的大量黏稠性異物,它堵住了新生兒的呼吸道,最有效的搶救是在黃金30秒內找到原因并正確處理,新生兒復蘇搶救才能成功。
此前,漢陰縣人民醫院手術室也遇到過好幾例相似的病例,在行氣管插管建立呼吸后均成功救治。(吳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