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于延琴 通訊員 倪莉 吳家俊)1月23日,寒風瑟瑟,211國道蠟燭山服務區卻暖意融融。在這里,我市新聞界迎來一件盛事——首個記協采風基地在此掛牌。
安康市記協主席張思成與市公路局局長胡裕成為基地揭牌。標志著這片充滿魅力的區域,將成為新聞工作者們汲取靈感、深入基層的前沿陣地。
蠟燭山服務區坐落于211國道K1094+000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西兩側山水相依,南北走向地形狹長,因其緊鄰如詩似畫的蠟燭山景觀而得名。近年來,市公路局緊扣加快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功能定位,秉持“旅游+公路”“公路+旅游”創新理念,深度推動路旅融合發展。通過全方位提升路況水平、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大力強化綜合整治、著力加強隱患治理、持續優化服務品質以及精心厚植公路文化,成功打造出像蠟燭山服務區這樣的優質范例。
如今的蠟燭山服務區,已然實現“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優美景觀,不僅成為干線公路對外展示形象的“文明窗口”,更是嵐皋縣熠熠生輝的一張亮麗名片。憑借優美的環境、整潔的衛生條件,被往來游客盛贊為嵐皋旅游接待“第一會客廳”。值得一提的是,服務區憑借優質服務,斬獲市“母嬰關愛室”示范點榮譽稱號。市記協將這里選定為采風基地,旨在鼓勵記者深入基層一線采訪,不斷增強“四力”,為全市新聞工作者搭建起一個集采風創作、才華展示、思想交流于一體的廣闊平臺。
活動當日,市公路局退休干部戴小平滿懷熱忱,為服務區紅色驛站捐贈個人藏書和書畫作品700余冊,為文化陣地再添厚重底蘊。隨后,與會人員還與嵐皋公路段年輕干部展開了一場熱烈而深入的座談,現場氣氛活躍,思想碰撞出絢麗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