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鄭伊琛實習生戈迎梅)前一段時間,全國多地出現霧霾指數“爆表”現象,防霾成了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一些品牌化妝品趁機打出“防霾”牌。專家表示,“防PM2.5”化妝品多半是商家宣傳的噱頭,市民不可輕信。
近日,記者上網發現,不少網店紛紛推出“防霾特效化妝品”。在一些化妝品特賣網店上,打出“防 PM2.5” 概念牌的化妝品琳瑯滿目,而銷售情況差別很大。像價格在14.2元-26.9元不等的“孟宗竹炭防 PM2.5 霧霾”洗面奶,月銷量1120件,累計銷量竟高達7696件。但有些產品卻并沒有因為“蹭”上了防霾概念而熱賣,其中不少近期購買量為零。
相較于網店,實體店是否有“防 PM2.5” 概念的化妝品?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世紀金花、開元商城、萬達百貨等商場發現,大多數化妝品品牌并沒有明確標注有“防 PM2.5” 的作用。某品牌化妝品負責人表示:“化妝品并不能防霧霾,有隔離效果的產品,作用主要是阻隔皮膚和大氣的接觸,避免灰塵和顆粒依附在皮膚上,并不能防霾。化妝品打出能防霧霾這樣的口號,絕對是忽悠!”
對此,市民又是怎樣看待的呢?“我是沖著防PM2.5買的,可使用后效果不明顯,感覺和平時用的普通 BB 霜沒什么區別。”市民王女士說。而購買了某款有防霾效果洗面奶的薛女士則認為,對皮膚清潔很給力,“清洗干凈了,應該就有一定的防霾作用吧!”
一位具有多年化妝品研發經驗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對抗 PM2.5化妝品尚無國家標準, 因此這些產品對抗 PM2.5 的真實效果并未獲得國家相關檢測機構的驗證。而 PM2.5 主要通過呼吸進入人體,能否通過毛孔進入皮膚還有待研究,防PM2.5化妝品多半是商家的宣傳噱頭,市民不可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