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陰地處秦巴山區,地貌形態為“三山夾兩川”,即秦嶺、鳳凰山、大巴山、月河川道和漢江川道。縣境內山大溝深,溝壑縱橫,巖石破碎,地質構造復雜,是地質災害的多發縣、易發縣,現已查明的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291處,共威脅到14個鎮125個行政村、1075戶、4616人。“雖然地災形勢復雜,但要確保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漢陰縣國土資源局局長方衍定說,依靠局里70多人,防治地災肯定不現實。目前,經整合形成的縣、鄉、村、組、點五級監測網絡,明確了轄區內地質災害監測預防目標,并責任到人,確保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
事實亦如此。近5年來,在預防與治理地質災害中,漢陰縣建立了有組織、有經費、有規劃、有預案、有制度、有宣傳、有預報、有監測、有手段、有警示的群測群防機制,全面加強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現了轄區內無重大地質災害事故,無人員傷亡、無重大經濟損失的目標,并于今年榮獲國土資源部“地災防治十有縣”稱號。
頂烈日戰陰雨地災詳查不漏點
“原來住山里面,一下雨老是提心吊膽。現在搬出來,房子建在安全地帶上,睡覺踏實多了。”提起地質災害防治及普查人員,漩渦鎮次溝村、堰坪村許多村民贊不絕口。“多虧他們翻山越嶺來看滑坡情況,否則后果不堪設想。”2013年,漢陰縣1:5萬地質災害詳查工作自5月7日啟動。
“地質災害隱患點大都地處偏僻,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為保證不漏掉一個調查點,調查組每天6點準時起床,扛著儀器徒步前行。他們頂著烈日高溫持續作業,遇著陰雨天也要翻山越嶺,一個點一個點絕不漏過,直到完成當天的調查任務。”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石小花快言快語。
“白天野外作業忙,晚上補充數據忙,再累再困也要整理好當天的調查資料,補充完善各類調查表,安排聯系第二天的隱患點調查對象。”承擔地災詳查的西北有色勘測工程公司外業調查組人員如是說。
通過兩個外業調查組20天的辛勤工作,共調查漩渦鎮地災隱患點81處,經過核查鑒定取消隱患點45處。最終確定漩渦鎮實有隱患點36處,系統查明了地質災害的類型、規模、結構特征、影響因素和誘發因素等,并對其復活性和危險程度進行了評估。
定預案健組織群測群防保安全
“2011年,在組織專家對全縣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登記的基礎上,重新制定完善由縣政府發布了《漢陰縣2012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并嚴格執行《漢陰縣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積極落實防、搶、撤措施和責任,進一步夯實了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同時指導全縣14個鎮制定并發布了《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和《地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漢陰縣副縣長劉定東介紹說。
“縣上有以縣長為組長、地質災害防治成員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漢陰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鄉鎮又與各鎮鎮長簽訂地質災害防治目標責任書,將地質災害防控體系落實到各鎮政府和村委會等基層組織。通過劃定責任區,指定責任人,制定防控措施,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到位。全縣上下現已形成了‘縣、鄉、村、組、點’的五級聯動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局長方衍定說,“如此以來,全縣有數千人參與地災防治工作,群眾安全問題迎刃而解。”
記者從縣財政局獲悉,在防治經費保障方面,該縣財政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預算資金專門用于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包括對隱患點的治理、應急處置和監測費用。
“今年以來,縣政府籌資解決了全縣272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人員的誤工補助,補助經費納入縣、鎮兩級財政預算。自2007年以來,爭取省級投資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六個,共計投資290萬元。除此之外,城關、漩渦、酒店等鎮還自籌資金50余萬元,先后對三元村、茨溝村、群英村、沙河村等地質災害隱患點實施治理,全縣靠工程治理解決了37戶、190余人的不安全隱患。
強預警大宣傳避災防災更規范
8月27、28日,漢陰縣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和宣傳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全縣14個鎮的分管副鎮長、防滑辦主任、規劃所所長、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縣國土資源局中層及全體機關干部共計200余人參加了培訓。“用大量的圖片和地質災害實例,從我縣地質災害現狀、地質災害基本知識、如何防范地質災害以及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等方面對與會人員都進行了系統細致的講解。看了讓人震撼!”漢陰縣觀音河鎮及上七鎮等干部、群眾深有感觸,“參加了培訓,深感安全責任重大,百姓安居樂業最為重要。我們要時刻繃緊防災治災的弦,讓人們遠離地質災害。”
“從2009年,縣國土局和氣象局就聯合開展了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預警預報信息通過預警平臺發送到各地質災害成員單位預警平臺,同時,我局也通過手機短信隨時將預警信息發送到縣、鎮領導干部、地質災害防治成員單位負責人以及防災責任人和監測責任人,隨時向全縣地災群測群防人員預報未來一段時間的地質災害災情險情,目前我局預警平臺共有人員581人,今年入汛以來,通過地質災害預警平臺發送預警短信4648條。”漢陰縣氣象局一工作人員說,“這一做法確保地質災害隱患點一旦發生滑坡前兆時,群眾能夠及時得到警示信息。”本報記者袁鋒